[发明专利]一种终端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0765.8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飞;姜开宇;田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国际申请>=PCT/CN2016/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语音信息 终端 声纹 密码字符串 字符串 语音 输入密码 文本字符 预设 匹配 随机显示 锁屏界面 字符组成 解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终端,涉及语音解锁领域,用于提高语音解锁方案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包括:在所述终端的锁屏界面随机显示一串文本字符,包括第一类字符和第二类字符;其中,第二类字符用于指示待输入密码字符在文本字符中的位置,第一类字符和待输入密码字符组成解锁终端的密码字符串;接收语音信息,从语音信息中识别出解锁字符串;判断解锁字符串与密码字符串是否匹配;若解锁字符串与密码字符串匹配,终端则解析语音信息,获取语音信息的声纹;判断语音信息的声纹与预设声纹是否相同;若语音信息的声纹与预设声纹相同,则解锁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语音解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人机交互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较普遍的是人机之间的语音交互。典型的应用包括siri、语音助手等。随之产生的还有语音解锁技术,即机器对接收到的语音进行判断,确定是否进行解锁。
目前的语音解锁技术主要是提取接收到的语音信息的声纹,进一步判断该声纹与用户预先训练的声纹模型是否相同,相同则解锁。
但是,声纹的唯一性特征仍未被发现,也就说不同的人的声纹有可能相同。因而导致目前的语音解锁方案准确度不高,同时只能用于安全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语音解锁方案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的语音解锁方法,包括:
首先,在所述终端的锁屏界面随机显示一串文本字符,所述文本字符包括第一类字符和第二类字符;其中,所述第二类字符用于指示待输入密码字符在所述文本字符中的位置,所述第一类字符和所述待输入密码字符组成解锁所述终端的密码字符串。这里,第一类字符可以是数字、字母等,第二类字符可以是“_”“*”等,提示语音解锁时需要在第二类字符对应的位置填入密码。另外,这里的“填入”并非用户手动输入,而是用户在阅读解锁字符串时需要以发声形式填入。示例的,终端显示“23_8_9_0”,即指示用户在3和8之间、8和9之间以及9和0之间三处填入密码。若用户填入的密码为abc,那么用户阅读“23a8b9c0”。另外,所述待输入密码字符即为用户预设的密码。若终端真实用户预先设置的文本密码即所述待输入密码为269,则所述密码字符串为“23286990”,即所述待输入密码在所述密码字符串中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类字符在所述文本字符中的位置相同。
接着,所述终端接收语音信息,从所述语音信息中识别出解锁字符串。即对用户依次阅读的所述第一类字符、在第二类字符所在位置填入的密码进行录音,因此可以解析出用户阅读的解锁字符串。当然,由于用户按照终端解锁界面显示的文本字符的顺序阅读所述第一类字符,同时在第二类字符所在位置语音填入的密码,那么所述语音信息同时指示了所述第一类字符和用户语音输入的密码的相对顺序。
进而,所述终端判断所述解锁字符串与所述密码字符串是否匹配。其中,终端随机显示的第一类字符可以与所述待输入密码字符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所述解锁字符串与所述密码字符串匹配,所述终端则解析所述语音信息,获取所述语音信息的声纹;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所述语音信息的与预设声纹是否相同。
若所述所述语音信息的声纹与预设声纹相同,则解锁所述终端。
现有语音解锁中,随机显示解锁文本,随后接收用户阅读的解锁语音,对解锁语音进行分析获取一个声纹,若该声纹与预先提取的声纹模型相同,则解锁。但是,目前技术提取的声纹并不是声音的唯一性特征,可能存在不同人的声纹相同,因此目前的语音解锁方案准确度不高。或者,解锁文本是固定的,终端用户阅读解锁文本语音解锁时,容易被盗听密码,会导致安全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