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熔合构造材料的废料路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80498.4 | 申请日: | 2016-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伊斯梅尔·昌克隆;泽维尔·阿隆索;达维尼亚·丰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0;B29C64/245;B29C64/255;B29C64/336;B29C64/357;B29C64/393;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梁洪源;康泉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材料 熔融 管理系统 再循环 处理电路 存储容器 再循环材料 打印系统 端口输出 回收 熔合 存储 | ||
1.一种用于3D打印系统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所述构造材料管理系统从收集源回收至少一部分未熔融构造材料,并且包括:
废料端口,输出回收的未熔融构造材料;
存储容器,存储可再循环的未熔融构造材料;以及
处理电路,确定表示未熔融构造材料中存在可再循环材料的可再循环指示,并且基于所述可再循环指示、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到所述废料端口和所述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个的路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还包括:
未熔融构造材料运送系统,运送所述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内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并且其中
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的路线的所述处理电路为基于所述可再循环指示、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运送系统将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运送到所述废料端口和所述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处理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运送系统包括:
导管网络,选择性地将所述收集源连接至所述废料端口和所述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泵,连接至所述导管网络以在所述导管网络之上提供压差,凭借所述压差将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经由所述导管网络朝着所述废料端口和所述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个抽吸而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导管网络包括至少一个阀,以选择性地将所述废料端口和所述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收集源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确定所述可再循环指示包括:所述处理电路接收与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相关的材料信息,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材料信息确定所述可再循环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如果所述可再循环指示表示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中的不可再循环材料,则所述处理电路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到所述废料端口的路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还包括:
废料端口容器,存储回收的未熔融构造材料并且连接至所述废料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废料存储容器是可移除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确定废料存储容器填料指示并且基于所述废料存储容器填料指示而输出废料存储容器移除信号,所述废料存储容器填料指示表示与所述废料端口连接的废料存储容器中更多容量的可用性。
10.一种控制用于3D打印系统的构造材料管理系统的方法,所述构造材料管理系统从收集源回收至少一部分未熔融构造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可再循环指示,所述可再循环指示表示来自所述收集源的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包括可再循环材料的可能性至少不为零;
如果所述可再循环指示表示来自所述收集源的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中存在可再循环材料,则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到存储容器的路线,以存储可再循环的未熔融构造材料;并且
如果所述可再循环指示表示来自所述收集源的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中存在不可再循环材料,则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到废料端口的路线,以输出回收的未熔融构造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构造材料管理系统的方法,所述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包括未熔融构造材料运送系统以运送所述构造材料管理系统内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其中
控制所述未熔融构造材料的路线包括:基于所述可再循环指示、控制所述未熔融材料运送系统将构造材料从所述收集源运送到所述存储容器或所述废料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4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材制造颗粒构造材料管理站
- 下一篇:三维形状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