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视网膜病的组合物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0401.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子建;约瑟夫·I·夏皮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歇尔大学科研协会 |
主分类号: | A61K38/46 | 分类号: | A61K38/46;A61K38/10;A61P9/10;C07K14/4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海霞;杨青 |
地址: | 美国西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视网膜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治疗视网膜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有效量的Na/K ATP酶/Src受体复合物的多肽拮抗剂。所述视网膜病可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本发明还提供了减少视网膜脉管系统中血管生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对象施用、例如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来施用Na/K ATP酶/Src受体复合物的多肽拮抗剂的步骤。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5年12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273,224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该引用并入本文中。
政府利益
本发明是在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授予的资助号HL109015下由政府支持完成的。政府在本发明中享有一定权利。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主题涉及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和/或减少视网膜脉管系统中血管生成的组合物和方法。特别地,本公开的主题涉及多肽和利用所述多肽治疗视网膜病和/或减少视网膜脉管系统中血管生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Na/K-ATP酶在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普遍表达,并通过将Na+泵出细胞和将K+泵入细胞来帮助维持跨膜离子梯度。Na/K-ATP酶经由至少两个结合基序直接与Src相互作用:一个位于α1亚基的CD2和Src SH2之间;而另一个涉及第三胞质结构域(CD3)和Src激酶结构域。这种Na/K-ATP酶和Src复合物的形成充当乌本苷(ouabain)的受体以激发蛋白激酶级联。具体地,乌本苷与Na/K-ATP酶的结合将破坏后者的相互作用,然后导致不同途径的组装和激活,所述途径包括ERK级联、PLC/PKC途径和ROS产生。此外,这种相互作用使Src保持在非活性状态。因此,Na/K-ATP酶起到内源性负Src调节剂的功能。还参见国际专利申请号WO 2008/054792和WO 2010/071767,二者都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Src家族激酶是52-62-kDa膜相关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并且它们响应各种细胞外配体,参与几种酪氨酸磷酸化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例如,Src含有至少三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SH3结构域与多聚脯氨酸基序结合,并且SH2结构域与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相互作用。所述激酶结构域与核苷酸反应并使底物磷酸化。蛋白质配体与SH3或SH2结构域的结合可以激活Src。还报道了与Src的激酶结构域结合的蛋白质能够调节Src活性。
还应理解,Na+/K+-ATP酶与Src和Src家族激酶相互作用而形成功能性受体。乌本苷与该受体的结合激活Src,Src进而使各种效应物磷酸化,导致不同途径包括Ras/Raf/ERK1/2和磷酸酶C/蛋白激酶C级联的组装和活化,以及细胞内Ca2+和细胞ROS产生增加。这些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最终导致改变心脏和肾脏功能、刺激细胞增殖和组织纤维化、保护组织抵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癌细胞生长等等。Src和ROS也参与VEGF表达的诱导。虽然许多已知的Src和Src家族激酶抑制剂被开发为ATP类似物,同ATP竞争与这些激酶的结合,但这样的Src抑制剂缺乏途径特异性。
另外,许多类型的视网膜病是增殖性的,最经常由新生血管化(neovascularization)或血管过度生长引起。血管生成是可能导致失明或严重视力丧失的视网膜病的前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R)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且是发达国家中工作年龄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世界有超过3.71亿糖尿病患者,并且这一数字正在迅速增加。该疾病由高葡萄糖诱导的血管功能障碍和重塑引发。随后因为VEGF和其他生长因子的产生增加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后续的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化),导致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PDR)。此外,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病理条件下,ROS增加和Src激活是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渗漏的关键,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渗漏是糖尿病新生血管化的病理基础。由于组织纤维化,DR可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表面上的纤维血管增生,引起视网膜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歇尔大学科研协会,未经马歇尔大学科研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