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影像的立体影像化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80252.7 | 申请日: | 2016-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茂;中村康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FA系统工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13/261 | 分类号: | H04N13/261;H04N13/282;H04N13/12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肖茂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影像 立体影像显示 影像显示装置 多视点影像 三维影像 基准帧 放映 信号生成部 进深信息 立体影像 两眼视差 显示装置 运动视差 帧选择部 接收部 帧生成 隔开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接收以往类型的二维影像放映波而进行三维影像化并显示的立体化影像显示装置。二维影像的立体化影像显示装置包括二维影像接收部(1)、帧选择部(2)、多视点影像信号生成部(3)、立体影像显示部(4)、以及立体影像显示部(5),该立体化影像显示装置接收二维影像放映,选定相对于形成动画的基准帧隔开规定时间的参照帧,将由基准帧和参照帧生成的进深信息形成为多视点影像,使两者之间产生的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对应,通过立体影像显示部显示三维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视放映等的二维影像进行立体影像化而进行显示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3D影像技术迅速地发展,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利用3D影像。不仅在电影中,在展会、学术演讲会等中,使用对实物的再现性高的3D影像的场面也增多。
并且,对于立体影像放映,也在一部分民营放映、CATV(有线电视)、IPTV(使用互联网协议的电视放映)等中利用通过平面影像放映波发送立体影像信号并在3D图像接收机上显示影像的方式进行了试行。
通常,立体影像进行基于二视差立体显示方式的显示,所述二视差立体显示方式使用能够与以往的平面影像放映同样地处理的并排(side by side)的影像信号或左眼右眼的LR两数据流影像信号。通过利用滤光片立体眼镜观察在显示面映出的LR影像,而形成立体影像。另外,也开发了在影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双凸透镜等,从而能够以裸眼实现立体视觉的装置。
立体电视放映除了拍摄器材、图像接收装置的问题以外,还存在基于视听者与图像显示装置的位置关系的最佳调整的问题、放映事业者的新投资(经费)等不得不解决的课题,从而并非处于能够立即实现普及的状态。
然而,放映者强烈希望将以新闻信息为代表的实时信息通过富有临场感的三维的立体影像传达给视听者。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难以增加立体电视放映专用的放映波,因此提出了对目前的2D放映波分配时间而进行3D放映的方法、使3D影像信息重叠于2D放映波中的方法等。
分配3D放映时间的方法在3D放映中无法以2D专用机视听,从而有损不具有3D图像接收机的人的利益。另外,重叠3D影像信息的方法也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地置换试制、后期制作、演奏场所设备、传输设备、放映场所设备等,对放映事业者而言经营上的困难大。
并且认为,在3D图像接收机充分普及之前仅为3D影像的放映不具有事业性,从而希望能够利用3D图像接收机视听通常的2D放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平面图像进行立体图像化并显示的技术。这是基于通过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交互地示出左右图像能够给出立体感这一认知。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记载了如下内容:从平面图像的原画切出进深位于相同位置的轮廓,将其配置于与现实空间对应的图像空间的图层,从而使轮廓为重叠为等高线状的立体地图那样,通过虚拟相机形成右眼图像信息和左眼图像信息,将得到的右眼图像信息与左眼图像信息以0.033秒至0.3秒交互切换并显示,由此实现基于两眼视差的立体感,从而通过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来强调立体感。为了利用眼的余像效果,左右图像的切换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
通过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能够对平面图像进行加工并作为给出立体感的静止图像来示出,但按照该方式无法逐步使动画立体化,从而难以基于电视放映的影像进行立体影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380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林部敬吉《心理学中的三维观看研究的动向:2006》静冈大学信息学研究。12,pp.31-55,2007/06/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A系统工程株式会社,未经FA系统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器和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