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皮素-1受体的内皮素-1海绵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79556.1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9071677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阿尔琼·吉恩 申请(专利权)人: 阿尔琼·吉恩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A61P15/00;A61P9/00;A61P9/10;A61P25/28
代理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倪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8 代理人: 倪小敏;何锦标
地址: 印度*** 国省代码: 印度;IN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内皮素 融合多肽 二聚体 海绵 氨基酸序列 非功能性 复合物 拮抗剂
【说明书】:

提供了能够结合内皮素‑1以形成非功能性复合物的融合多肽,其包括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融合多肽将被连接至人IgG1的Fc部分以形成二聚体,该二聚体将用作内皮素‑1拮抗剂(内皮素‑1海绵)。

背景技术

内皮素-1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血管活性肽,并且因此涉及多种靶组织中的信号传导事件(Nelson et al. 2003)。内皮素-1在生理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升高的水平下,内皮素-1诱导病状,并且因此涉及许多不同的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妊娠期疾病,如先兆子痫(Jain 2013, Jain et al. 2012)。鉴于这些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内皮素-1水平升高,一种被提出的治疗性干预的策略是靶定内皮素-1水平的增加。为此,能够结合内皮素-1以形成非功能性复合物的融合多肽将用作内皮素-1拮抗剂。这些内皮素-1拮抗剂(称为内皮素-1海绵(sponge))的构建需要将内皮素-1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

内皮素-1通过结合至内皮素A(ETA)和内皮素B(ETB)受体而发挥其作用,这两种高度同源的细胞表面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Karet and Davenport 1994)。这两种受体在一级结构中具有约60%的相似性(Nelson et al. 2003),即两种受体彼此表现出高的多肽序列同一性。然而,这两种受体基于其配体结合结构域而在配体结合选择性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区别。

内皮素-1结合至ETA受体:

内皮素-1结合至ETA受体被认为需要ETA受体N-末端环、细胞外环1(ECL1)、细胞外环2(ECL2)、细胞内环3(ICL3)、细胞外环3(ECL3)和C-末端结构域(Adachi et al. 1993)。这些ETA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在图1中给出。

ECL1中的5个氨基酸序列(140-Lys Leu Leu Ala Gly-144)已被认为是配体结合所需的最重要元件。此外,发现ECL2和ECL3(包括侧翼跨膜区)在配体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Orry等(2000)还构建了ET-1肽与ETA受体相互作用的模型,其中ET-1与N-末端受体结构域和2个不同的细胞外环接触。

此外,位于第七跨膜区附近的C末端8个氨基酸残基和第三个细胞内环中的C末端16个氨基酸残基对内皮素-1结合很重要(Adachi et al. 1993)。

内皮素-1结合至ETB受体:

内皮素-1结合至ETB受体需要N末端结构域中的Pro93和ETB受体的第一个细胞内环中的Cys131之间的39个氨基酸(Klammt et al. 2007)。此外,近端细胞质尾部中Ser390至Leu401的12个氨基酸对于维持配体结合位点处于活性形式是必需的(Wada et al. 1994)。

此外,已经提出位于跨膜结构域2和3(TM2+3)中的从Ile138至Ile197的60个氨基酸序列对于配体结合可能也是重要的。这些ETB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在图2中给出。

构建内皮素-1海绵

1. 可以通过将上述ETA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融合进融合多肽,然后将所述融合多肽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从而构建内皮素-1海绵(图3)。

2. 可以通过将上述ETB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融合进融合多肽,然后将所述融合多肽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从而构建内皮素-1海绵(图4)。

3. 可以通过将ETB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与ETA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融合进融合多肽,然后将所述融合多肽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从而构建内皮素-1海绵(图5)。

发明提供了能够结合内皮素-1以形成非功能性复合物的融合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包括:

融合至人IgG1的Fc部分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琼·吉恩,未经阿尔琼·吉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9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