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用于机动车辆的用户设备充电装置的发射区域中的寄生金属对象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7978.5 | 申请日: | 201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5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M.谢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60 | 分类号: | H02J50/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红燕;刘春元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机动车辆 用户 设备 充电 装置 发射 区域 中的 寄生 金属 对象 | ||
1.用于检测用于机动车辆的为用户设备(20)的电池(21)感应充电的充电装置(10)的接收表面(S)上的寄生金属对象(30)的存在的检测装置(D),所述充电装置(10)包括发射模块(12)、管理模块(14)和用于用户设备(20)的接收表面(S),所述发射模块(12)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发射线圈型的天线,其耦合到接收表面(S)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谓的“发射”区域(11)中围绕接收表面(S)生成电磁场,充电装置(10)的所述管理模块(14)被配置成检测接收表面(S)上的用户设备(20)的存在并且控制发射模块(12),所述检测装置(D)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 至少两个相同的无源检测线圈(B1、B2),其位于发射线圈(13)与接收表面(S)之间:
–第一无源检测线圈(B1)和第二无源检测线圈(B2)中的每个线圈分别形成连续环路,所述连续环路在其末端开放,并且第一无源检测线圈(B1)和第二无源检测线圈(B2)中的每个线圈包括彼此隔开且通过接合(L1,L2...Ln-1,L1',L2'...Ln-1')而彼此联接的多个相同的区段(S1,S2...Sn,S1',S2'...Sn'),
–所述两个无源检测线圈(B1、B2),在两个平行平面中重叠,彼此错开一个区段,使得每个无源检测线圈(B1、B2)的相应区段(S1,S2...Sn,S1',S2'...Sn')覆盖接收表面(S)的不同的表面(SA、SB),
–区段以相对于在接收表面(S)的中心(O)处交叉的两条垂直轴线之一对称的方式布置,
• 用于确定第一无源检测线圈(B1)的端子上的第一品质因数(Q1)的第一部件(M1),
• 用于确定第二无源检测线圈(B2)的端子上的第二品质因数(Q2)的第二部件(M2),
• 用于确定发射线圈(13)的端子上的第三品质因数(Qe)的第三部件(M3),
• 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确定部件(M1、M2、M3)的部件(M4),
• 用于在预定时刻存储第一、第二和第三品质因数的部件(M5),
• 用于计算所存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品质因数之间或在不同的预定时刻存储的品质因数的值之间的比率的部件(M6),
• 用于在比率之间进行比较以便检测接收表面(S)上的寄生金属对象(30)的存在的部件(M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寄生金属对象的存在的装置(D),其特征在于:
• 计算部件(M6)计算:
–第一比率(R1),其等于初始第三品质因数(Qei)与最终第三品质因数(Qef)之间的比,
–第二比率(R2),其等于初始第一品质因数和初始第二品质因数的平均值与最终第一品质因数和最终第二品质因数的平均值之间的比,
• 并且比较部件(M7)比较第一比率(R1)与第二比率(R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寄生金属对象的存在的装置(D),其特征在于:
• 计算部件(M6)计算:
–第一比率(R1'),其等于初始第三品质因数(Qei)与初始第一品质因数和初始第二品质因数的平均值之间的比,
–第二比率(R2'),其等于最终第三品质因数(Qef)与最终第一品质因数和最终第二品质因数的平均值之间的比,
• 并且比较部件(M7)比较第一比率(R1')与第二比率(R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测寄生金属对象的存在的装置(D),其特征在于,平行平面融合成一个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检测寄生金属对象的存在的装置(D),其特征在于,区段具有小于发射线圈(13)的尺寸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检测寄生金属对象的存在的装置(D),其特征在于,区段的数量与发射线圈(13)的数量成k倍比例,其中k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79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