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用于接收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管的电绝缘帽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7744.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P·赫斯特;D·高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薄板绝缘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2 | 分类号: | H01R4/22;H01R4/72;H02K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英国西***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电绝缘帽 电线 热收缩材料 多根电线 隔开间隔 间隔距离 可热收缩 固定的 进入管 内管 外管 阻塞 开口 容纳 | ||
提供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绝缘帽。帽包括具有管半径的管(10)、在管的第一端部(12)处用于容纳电线的开口以及管的内部里面在管的两个相对侧之间的接头(16)。接头在沿着管长度的点上阻塞管,以防止电线进入管内超过固定的距离。接头与管的第二端部(14)隔开间隔距离(20),管的第二端部与管的第一端部相对。间隔距离(20)大于管的半径(22)并小于管的半径五倍。管由围绕可热收缩材料的内管的非热收缩材料的外管形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绝缘帽,其包括用于接收电线的管。特别地,电绝缘帽用于但不限于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电绝缘帽用于绝缘电气部件,例如电动机内的磁线压接连接件,或在电动机绕组内使用的热开关。
这种帽由多根管制成,其可以由设置在条带中的不同聚合物膜的组合缠绕而成。通过这种结构,帽具有难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的电和机械特性。例如,通过由不同的膜而形成的管,所得到的帽可具有改进的聚酰胺内层和热收缩性聚酯外层。或者,所述管可以纯粹由可热收缩材料形成。本申请人早前的美国专利US 8,592,684和US 8,686,294中描述了各种电绝缘帽的形成物。
所形成的管被切成小块,并通过平整管的端部和将其焊接在一起或将其加热成形而封闭。图1a、1b和1c的示意图示出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电绝缘帽平面图,横截面图和端视图。图1b的横截面沿着图1a标出的线5截取,而图1c的端视图从图1b标出的方向6截取。电绝缘帽包括由扁平的端部2封闭的管1。扁平的端部2通过将管的相对侧2a和2b彼此声波焊接而形成。
在使用中,电线可被插入进管1的开口端部,直至封闭的端部2,并且利用热量收缩电线周围以抓住电线周围的绝缘并将帽保持在适当位置。
在电动机的制造期间,所述的帽可被用作在电动机绕组的两根电线之间的连接件上的护套。帽被安装在连接件上,然后热收缩,并继而可被插入电动机绕组。因为现有帽的扁平的端部收窄了帽的宽度,所以它们可被轻易地插入到绕组中,然而它也会因此产生了尖锐的边缘。由于热收缩导致管材的硬化,这种尖锐的边缘非常坚硬,所以它可能会割伤组装者的手指,除非有防护套穿戴在手指上。
已有各种各样的尝试来缓解这种尖锐的边缘,例如通过将角部修剪成半圆形状,或者通过刚好完全热收缩管的端部以收窄管的端部到足以阻挡电线。然而,管坚硬的端部仍然存在。
最近还发现,管坚硬的端部有时会刮掉施加在电动机绕组线上的绝缘涂层、损坏绕组并增加在绕组之间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绝缘帽,其对电机绕组和组装者的手指的损伤较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电绝缘帽。该帽包括:具有管半径的管;在管的第一端部处用于容纳电线的开口;以及在管内部的在管的两个相对侧之间的接头。接头在沿着管长度的点上使管阻塞,以防止电线进入管内超过固定的距离。接头与管的第二端部隔开间隔距离,管的第二端部与管的第一端部相对。间隔距离大于管的半径并小于管的半径五倍。管由围绕可热收缩材料的内管的非热收缩材料的外管形成。
由于内管是在外管的内部,所以当管被加热使其围绕电连接件收缩且内管变硬时,该硬化的内管通过外管与组装者的手指和电动机绕组隔开。由于外管由非热收缩的材料制成,其即使在热收缩过程之后仍保持柔软,并因此不会损伤组装者的手指或电动机绕组。
通常,内管和外管是彼此同轴的。优选地,在热收缩过程之前,外管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匹配,使得外管和内管围绕管的整个圆周彼此直接接触,并一起形成单管。当内管发生热收缩时,内管在其收缩时至少部分地与外管分离,以抓住电连接件和电线绝缘。在发生收缩之后,接头将内管和外管相互保持在一起。收缩通常导致内管宽度的减小,并且优选地也减小内管的长度,有助于将内管遮蔽在外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薄板绝缘体有限公司,未经薄板绝缘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7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