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7477.7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4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潼;沼仓龙介;长尾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部 导流叶片 叶轮 循环流路 离心压缩机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吸入 配置 呈圆环状 周向隔开 旋转轴 对置 壳体 连通 收容 上游 延伸 | ||
离心压缩机具备包括收容叶轮的吸入路的壳体,在吸入路设置有:形成于与叶轮对置的位置的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比第一开口部靠上游侧的第二开口部、将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连通并以叶轮的旋转轴为中心呈圆环状延伸的循环流路、以及配置在循环流路内的多个导流叶片,循环流路包括: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导流叶片的第一区域、和不配置导流叶片的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中的导流叶片彼此的间隔相比,第二区域沿周向遍布更广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抑制低流量运转时的喘振的产生的离心压缩机。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离心压缩机在形成吸入口的护罩壁中具备环状的处理空洞部(循环流路)。在该处理空洞部内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导流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9197号公报
一般情况下,在离心压缩机的叶轮出口侧,在非设计点处,因涡旋的非轴对称性而沿周向形成不均匀的静压分布。在形成了不均匀的静压分布的情况下,有可能因喘振的产生而使得朝向低流量侧的工作区域的扩大变得困难。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离心压缩机那样,在形成有循环路径的情况下,借助通过循环路径的流体而增大朝向叶轮的流量,使离心压缩机的动作稳定,由此抑制喘振的产生。但是在这样的离心压缩机中,由于也受到叶轮出口侧的不均匀的静压分布的影响,因此有可能使朝向低流量侧的工作区域的扩大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对能够扩大朝向低流量侧的工作区域的离心压缩机进行说明。
一个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具备壳体,其包括收容叶轮的吸入路,在吸入路设置有:形成于与叶轮对置的位置的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比第一开口部靠上游侧的第二开口部、将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连通并以叶轮的旋转轴为中心呈圆环状延伸的循环流路、以及配置在循环流路内的多个导流叶片,循环流路包括: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导流叶片的第一区域、和不配置导流叶片的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中的导流叶片的间隔相比,第二区域沿周向遍布更广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离心压缩机,能够扩大朝向低流量侧的工作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嵌入环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导流叶片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叶轮的出口侧的周向的压力分布的图。
图5(a)是表示流量与压力比的关系的图,图5(b)是表示流量与压缩机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6(a)~图6(i)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中的导流叶片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7(a)、图7(b)是说明图6(i)中的导流叶片的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具备壳体,其包括收容叶轮的吸入路,在吸入路设置有:形成于与叶轮对置的位置的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比第一开口部靠上游侧的第二开口部、将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连通并以叶轮的旋转轴为中心呈圆环状延伸的循环流路、以及配置在循环流路内的多个导流叶片,循环流路包括: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导流叶片的第一区域、和不配置导流叶片的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中的导流叶片的间隔相比,第二区域沿周向遍布更广的范围。
根据该离心压缩机,从第一开口部流入到循环路径内的流体,从第二开口部朝向叶轮流出。在循环路径内形成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因此循环路径内的导流叶片在周向上偏置。由此从第二开口部流出的流体沿周向成为不均匀的状态。因此朝向叶轮流入的条件在周向上产生变化,从而能够改善叶轮出口侧的静压分布。因此能够扩大朝向低流量侧的工作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7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