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醚酰亚胺掺混物的改进的层间粘附的增材制造过程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76043.5 | 申请日: | 2016-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S·E·格里斯哈伯;M·比哈里;K·梁;L·S·鲍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B33Y70/0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全信;赵蓉民 |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组合物 聚醚酰亚胺 聚苯乙烯标准物 凝胶渗透色谱法 熔化 重均分子量 内容提供 制造过程 融合 掺混物 粘附的 层间 沉积 群体 制作 制造 改进 | ||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经由增材制造制作物品的方法,方法包括沉积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熔化的热塑性组合物,以便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量与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量融合,以便于形成物品的融合区域。热塑性组合物可以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群体的聚醚酰亚胺,第一和第二群体在重均分子量方面不同,例如,高至大约100kDa,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增材制造的领域和聚合物掺混物的领域。
背景技术
经由逐层增材制造形成的物品可以展示出优越的分辨力、耐久性、和强度。这些制品可以具有各种用途,包括作为原型和作为最终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模具。然而,在通过增材制造过程比如熔融沉积成型(FDM)生产的零件中,由于构建物(build)的后续层之间有限的结合造成的弱层间粘附可能降低在构建方向(还称为z-方向)并且也在其它方向的打印零件的强度。
考虑到越来越多使用增材制造过程,本领域对如下增材制造过程存在需要:其能够生产具有改进的层间粘附的零件以取得更好的美学质量和结构性质。还对使得这样改进的增材制造过程成为可能的组合物存在相关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这些长期以来的需要,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形成物品的方法,其包括:沉积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熔化的热塑性组合物,以便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量与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量融合,以便于形成物品的融合区域,其中热塑性组合物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群体的聚醚酰亚胺,第一和第二群体的重均分子量的不同最多大约100kDa,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的。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了物品,其包括:在融合区域处融合在一起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热塑性组合物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群体的聚醚酰亚胺,所述至少两种或更多种群体的重均分子量的不同最多大约100kDa,如通过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的。
另外提供了形成物品的方法,其包括:沉积多个部分的熔化的热塑性组合物,其包括如通过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不同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群体的聚醚酰亚胺,进行所述沉积,以便多个部分的热塑性组合物中的至少一些被融合在一起,以便于形成物品。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了形成物品的方法,包括:沉积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包括聚醚酰亚胺的熔化的热塑性组合物,以便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量与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量融合,以便于形成物品的融合区域,热塑性组合物包括多种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其中包括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按链重量计高至下限50%的聚醚酰亚胺具有大约40kDa至大约2kDa的分子量。
进一步提供了形成物品的方法,其包括:沉积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包括聚醚酰亚胺的熔化的热塑性组合物,以便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量与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量融合,以便于形成物品的融合区域,热塑性组合物包括多种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其中热塑性组合物包括多种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其中包括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按链重量计高至上限99.9%的聚醚酰亚胺具有大约40kDa至大约120kDa的分子量。
另外提供了物品,其包括:在融合区域处融合在一起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量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热塑性组合物包括多种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a)其中包括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按链重量计高至下限50%的聚醚酰亚胺具有大约40kDa至大约2kDa的分子量,(b)其中包括聚醚酰亚胺聚合物链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按链重量计高至上限80%的聚醚酰亚胺具有大约40kDa至大约120kDa的分子量;或(a)和(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未经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6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