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电极的一体式传感器和用于生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5775.2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卡梅龙·E·德里;约翰·P·特里普诺普洛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A61B5/040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文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电极 体式 传感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生产用于生物医学电极(170)(例如ECG电极)的传感器(107)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穿过背衬材料的膜(106)注塑导电树脂以直接在背衬材料中形成传感器以及用不可极化的导电材料(109)(例如含银材料)涂覆传感器的接触面。将电解质(132)施加在涂覆于接触面上的不可极化的导电材料上并且将衬垫(141)施加在电解质上的附加步骤得到生物医学电极。由此生产的生物医学电极具有固定在背衬材料的膜中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的接触面(103)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并且传感器的柱(105)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凸出。该方法准许以连续方式生产用于生物电极的一体式传感器而不需要螺柱来将传感器保持在背衬材料的膜中。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70,649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申请涉及医疗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医疗电极的传感器以及生产传感器和医疗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心电图(ECG)电极通常依靠用银涂覆的金属圈进行操作。金属圈通常穿过带或背衬与金属或塑料螺柱或卡扣物理地配对。该交互作用将金属圈保持到幅材的粘合剂部分上,并且通过电极背衬确保良好的防潮密封。金属圈通常通过注塑ABS树脂以生产分立部分和用银涂覆整个部分制造而成。使用以该方式生产的部分需要在电极制造期间操纵并组装分立部分。将金属圈和螺柱卡扣在一起的方法在制造方法中可以为有问题的,并且也是限制生产率的步骤。存在具有一体式传感器的电极的商业示例,但是通常存在并未消除该复杂性问题的将金属圈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中的附加特征部,诸如保持垫圈、加固条等。
例如,Con-Med制备了利用一体式传感器的静止电极(SnapTraceTM II),但是其为由背衬皮肤粘合剂保持附接的分立部分,并且该传感器完全涂覆有银-氯化银。另一个示例为利用一体式传感器的Con-Med DYNA/TRACETM1500ECG电极,其为通过在一侧上的背衬皮肤粘合剂以及通过在柱侧上的保持垫圈附接的分立部分。
发明内容
仍存在对生产用于ECG电极的一体式传感器的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和用该方法生产的一体式传感器的需要,该一体式传感器不需要将传感器保持在电极上的附加的保持元件。
提供生产用于生物医学电极的传感器的方法,包括:穿过背衬材料的膜注塑导电树脂以直接在背衬材料中形成传感器,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的接触面和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凸出的柱;以及用不可极化的导电材料涂覆接触面。
另外提供用于生产生物医学电极的方法,包括:通过穿过背衬材料的膜注塑导电树脂来直接在背衬材料中形成传感器,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的接触面和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凸出的柱;用不可极化的导电材料涂覆接触面;将电解质施加在涂覆于接触面上的不可极化的导电材料上;以及,将衬垫施加在电解质上。
另外提供生物医学电极,该生物医学电极包括固定在背衬材料的膜中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的接触面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并且传感器的柱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的凸出,传感器通过穿过膜注塑导电树脂形成。
另外提供通过上述方法生产的生物医学电极。
另外提供用于生产导电结构的幅材的方法,包括:穿过背衬材料的膜注塑导电树脂以直接在背衬材料中形成结构,结构包括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的凸缘和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凸出的柱。
另外提供导电结构的幅材,该幅材包括包含穿过背衬材料的膜注塑的导电树脂的多个导电结构,每个导电结构包括凸缘和远离凸缘延伸的柱,凸缘设置在膜的第一侧上并且柱从与第一侧相背的膜的第二侧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