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线、以及铝电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5624.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内山泰治;榊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刘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铝电线,由铝为99质量%以上的多根铝系芯线构成导体,用绝缘树脂外皮来包覆所述导体而成,其中,
以非压缩状态并且相同的间距将十九根或者三十七根所述铝系芯线同心捻合来构成所述导体,
将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壁厚部分中壁厚最薄的部位的壁厚(lc)设为绝缘体最小厚度,将连结该绝缘体最小厚度的壁厚(lc)与所述导体的中心的直线上的、与所述绝缘体最小厚度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厚度(lb)设为绝缘体最大厚度,
计算所述绝缘体最小厚度的壁厚(lc)与所述绝缘体最大厚度的壁厚(lb)的比例(lc/lb),将在所述铝电线的截面中采样3处的数据的最小值设为厚度偏差度,
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厚度偏差度为7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构成所述导体的所述铝系芯线配置为截面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构成所述导体的十九根或者三十七根所述铝系芯线的芯线直径为相同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2.5mm2以上且小于17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所述绝缘树脂外皮为导体外径的10%以上20%以下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所述绝缘树脂外皮为氯乙烯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所述导体构成为捻合有十九根所述铝系芯线,并且捻合间距为所述导体外径的6.4倍以上22.0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电线,其中,
所述导体构成为捻合有三十七根所述铝系芯线,并且捻合间距为所述导体外径的6.2倍以上15.7倍以下。
9.一种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将配置于中心的铝为99质量%以上的一根铝系芯线与从所述中心开始呈同心状配置的六根、十二根、以及十八根所述铝系芯线捻合来构成导体,用绝缘树脂外皮来包覆所述导体,其中,
依次进行以下工序:
捻合工序,将捻合间距设定为导体外径的6.2倍以上15.7倍以下,并且向所述铝系芯线作用每单位截面积的张力为12.5N/mm2以上56.3N/mm2以下的张力,将所述铝系芯线捻合来构成所述导体;以及
包覆工序,用所述绝缘树脂外皮来包覆所构成的所述导体,
将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壁厚部分中壁厚最薄的部位的壁厚(lc)设为绝缘体最小厚度,将连结该绝缘体最小厚度的壁厚(lc)与所述导体的中心的直线上的、与所述绝缘体最小厚度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厚度(lb)设为绝缘体最大厚度,
计算所述绝缘体最小厚度的壁厚(lc)与所述绝缘体最大厚度的壁厚(lb)的比例(lc/lb),将在所述铝电线的截面中采样3处的数据的最小值设为厚度偏差度,
所述绝缘树脂外皮的厚度偏差度为7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捻合工序之前,进行对所述铝系芯线实施软化处理的软化处理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捻合工序之后并且所述包覆工序之前,进行实施导体软化处理的软化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6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