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结晶、其制造方法及含有共结晶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5516.X | 申请日: | 2016-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3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木本香哉;山本光男;北山理乙;泽井泰宏;波波伯部美幸;岩田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A61K31/4725;A61P35/00;C07C65/05;C07C65/10;C07C55/08;C07C57/145;C07C59/245;C07C59/265;C07C59/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于巧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 制造 方法 含有 药物 | ||
本发明提供(S)‑3‑(1‑((1‑丙烯酰吡咯烷‑3‑基)氧基)异喹啉‑3‑基)‑1H‑1,2,4‑三唑‑5(4H)‑酮和能够与该化合物形成共结晶的有机酸的共结晶。所制备的具体共结晶是与龙胆酸、水杨酸、马来酸、丙二酸、苹果酸、扁桃酸和柠檬酸的共结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3-(1-((1-丙烯酰基吡咯烷-3-基)氧基)异喹啉-3-基)-1H-1,2,4-三唑-5(4H)-酮的共结晶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背景】
专利文献1描述了式1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吡啶基三唑酮衍生物或稠合吡啶基三唑酮衍生物,其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下文中有时称为“BTK”)的抑制剂:
其中,各基团如专利文献1中所定义(下文中有时简称为“化合物1”)。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5中,已制造下式所示的(S)-3-(1-((1-丙烯酰基吡咯烷-3-基)氧基)异喹啉-3-基)-1H-1,2,4-三唑-5(4H)-酮作为化合物1的一个具体例:
(下文中有时简称为“化合物(A)”)。
此外,专利文献1的段落〔0083〕描述了化合物1可以共结晶的形式存在。共结晶一般而言意指其中构成该共结晶的多成分通过非离子键的键或相互作用(例如氢键、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force)、π-π键等)进行键结的晶体,其区别于其中多成分通过离子键进行键结的盐。
[文献列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0 2014/16455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化合物(A)的溶解特性及口服吸收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化合物(A)和能够与化合物(A)形成共结晶的有机酸的共结晶相比于化合物(A)显示出经改善的溶解特性。基于此发现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共结晶,其为(S)-3-(1-((1-丙烯酰基吡咯烷-3-基)氧基)异喹啉-3-基)-1H-1,2,4-三唑-5(4H)-酮和能够与前述化合物形成共结晶的有机酸的共结晶。
[2]如前述[1]的共结晶,其中,该有机酸为羧酸。
[3]如前述[2]的共结晶,其中,该羧酸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HOOC-R1-X (I)
其中,
X为羟基或羧基,以及
R1为式(Ia)所示的二价基团:
*-C(R2)=C(R3)-** (Ia)
{其中,
R2及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任选被取代的C1-6烷基,或彼此键结与连同其所链结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取代的C6-14烃环,
*为对HOOC的结合位置,以及
**为对X的结合位置}、或
式(Ib)所示的二价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5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爱帕琳肽受体激动剂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RET的抑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