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倒防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4938.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关根伸一;太田晶久;畦将也;石原幸子;丰内敦士;饭田知佳;加藤由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B97/00 | 分类号: | A47B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张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器 翻倒防止 上表面 基座部 天花板 连结 家具 设置空间 装置提供 天井 | ||
提供一种能够在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安装多个阻尼器且能够抑制工作工时的增加以及设置空间的增加的翻倒防止装置。翻倒防止装置(1)具有被安装于设置在设置面上的家具(F)的上表面(A1)与天井(C)之间的多个阻尼器(10)。被放置在家具(F)的上表面(A1)上的物品侧的基座部(30A)均与多个阻尼器(10)的一侧的端部连结。多个阻尼器(10)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天花板侧的基座部(30B、30C)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倒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翻倒防止装置。该翻倒防止装置具备阻尼器(damper)及一对基座(base)部。阻尼器被安装于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家具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一对基座部将阻尼器的两端部分别轴支承为绕转动轴而转动自如。一个基座部抵接在家具的上表面上,另一个基座部抵接在天花板上。因此,该翻倒防止装置在家具由于地震等的晃动而在与阻尼器的转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倾斜时,阻尼器会相对于各基座部而绕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能够维持各基座部抵接于家具的上表面和天花板上的状态。因此,该翻倒防止装置能够使阻尼器的阻尼力作用在家具上,从而能够抑制家具的倾斜并防止家具的翻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3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在物品与天花板之间设置有一个阻尼器的示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期望安装两个以上的阻尼器的情况。但是,在单纯地将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翻倒防止装置设置两个以上的方法中,由于因设置个数的增加而导致工作工时也成倍增加,因此伴随于设置工作而产生的工作人员的负担变得非常大。并且,在该方法中,必须在物品的上表面上放置与阻尼器的数量相同的基座部,因此必须在物品上表面上确保较大的放置空间(space)。并且,难以应用于不能在上表面上确保足够的放置空间的物品上。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安装多个阻尼器且能够抑制工作工时的增加以及设置空间的增加的翻倒防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具有被安装于设置在设置面上的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多个阻尼器。被放置在物品的上表面上的物品侧的基座部与多个阻尼器的一侧的端部均连结。多个阻尼器的另一侧的端部与一个或多个天花板侧的基座部连结。
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具有多个阻尼器,多个阻尼器的一侧的端部与物品侧的基座部均连结。在将该翻倒防止装置安装于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的情况下,在物品侧,可以不针对各阻尼器而单独地设置基座部,而能够由被共用化的物品侧的基座部来兼用。因此,即使阻尼器的数量增加,也能够不过度增大基座部的设置所需的物品上表面的面积而对其进行抑制。并且,能够使多个阻尼器通过物品侧的基座部而进行连结从而一体地进行管理,在将基座部定位并放置在物品上的情况下,能够省去如单独地放置基座部并单独地定位那样的人力及时间。
因此,能够在物品的上表面与天花板之间安装多个阻尼器,且能够抑制工作工时的增加以及设置空间的增加。
本发明的翻倒防止装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多个天花板侧的基座部分别单独地与多个阻尼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连结。根据该结构,对于物品侧,通过使基座部共用化而能够抑制工作工时的增加以及设置空间的增加,对于天花板侧,通过对于每个阻尼器而单独地进行设置,从而能够增大在设置方面的自由度。尤其是,对于由于物品的上表面尺寸或形状等而受到制约的物品侧的基座部,能够通过实现共用化而设为易于适应由物品所导致的制约的结构。另一方面,对于与物品侧相比而易于在空间上产生富余的天花板侧,能够以按照每个阻尼器而进行基座部的位置设定的方式进行细微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