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4534.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尚;酒井大树;恩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为了得到定子,而将直线部被插入到定子铁芯(20)的定子槽的线圈段(10)全部进行拧弯。接着,在使外周侧的线圈段(10)处于不被拧弯的状态之后,对内周侧的线圈段(10)进行拧弯。因此,将对线圈段(10)进行拧弯的第一主轴(34a)~第四主轴(34d)中的、例如位于最外周侧的第四主轴(34d)与第四马达(64d)分离而处于无法旋转的状态。之后,依次进行第三主轴(34c)与第三马达(64c)的分离、拧弯、以及第二主轴(34b)与第二马达(64b)的分离、拧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其通过将线圈用分段插入到形成于定子铁芯的定子槽来得到定子。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定子,该定子通过将线圈用分段(下面还仅记载为“线圈段”)插入到沿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的周向形成的多个定子槽中的两个定子槽而形成。在此,线圈段具有: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其与该第一直线部平行延伸且与该第一直线部相向;和折回部,其弯曲地从第一直线部连接到第二直线部,因此,线圈段呈大致U字型形状。多个定子槽形成为放射状,因此,例如,第一直线部面对定子铁芯的内周侧,第二直线部面对定子铁芯的外周侧。
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的端部从定子槽突出。该突出的部位彼此在并排状态下被拧弯之后,通过TIG焊接等适当的方法接合。通过该接合,在线圈段彼此之间形成电气路径。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97709号中提出了一种进行所述拧弯的方法。即,将拧弯前的端部的突出长度设定为与外周侧部分相对应的长度。并且,使夹持着端部的两个侧面的圆环状的夹具沿周向旋转,据此使端部沿周向移动。此时,线圈段沿定子铁芯的高度方向移动,因此,使所述夹具在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沿高度方向移动。此外,夹具的旋转角度在外周侧和内周侧相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拧弯前的端部的突出长度不同,而需要分别制作第一直线部或者第二直线部的长度不同的线圈段。因此,为了得到尺寸不同的线圈段而必须准备多种模具。由此,会引起成本上涨这样的问题。另外,必须以正确的顺序排列线圈段,在弄错顺序的情况下必须重新排列,因此,不仅麻烦,而且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本申请人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680159号中,提出了一种使线圈段的拧弯的中性线在每层不同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率地且容易地进行线圈段的拧弯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施所述制造方法的定子制造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将大致U字形状的线圈用分段插入到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形成的定子槽来得到定子,其中,所述线圈用分段具有:第一直线部和第二直线部,其大致平行延伸且相向;和折回部,其与所述第一直线部和所述第二直线部连接,在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如下这些工序:
使多个所述线圈用分段处于并排状态,将所述第一直线部或者所述第二直线部中的任意一方作为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侧且将剩余的另一方作为外周侧,来将多个所述线圈用分段插入到所述定子槽;
将从所述定子槽露出的所述第一直线部或者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端部插入到能够彼此独立旋转的多个拧弯夹具的各插入用凹部;
在使所述定子铁芯朝所述多个拧弯夹具移动的同时使所述多个拧弯夹具全部以规定角度旋转,由此来拧弯所有的所述线圈用分段;
外周侧的所述线圈用分段的所述第一直线部或者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端部被插入到所述拧弯夹具的所述插入用凹部,使所述拧弯夹具无法旋转而使该线圈用分段处于不被拧弯的状态,并且,在使所述定子铁芯朝所述多个拧弯夹具移动的同时,内周侧的所述线圈用分段的所述第一直线部或者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端部被插入到所述拧弯夹具的所述插入用凹部,使所述拧弯夹具以规定角度旋转,由此进一步拧弯内周侧的所述线圈用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