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方法和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3933.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A61B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池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注区域 超声波观测装置 超声波图像 弹性图像 超声波图像生成 弹性图像生成部 关注区域设定部 超声波信号 弹性成像 显示方式 超声波 自动地 筛查 观察 | ||
为了省事且容易地进行超声波弹性成像中的筛查和精查这两种观察,超声波观测装置包括:超声波图像生成部,其基于超声波信号生成超声波图像的数据;关注区域设定部,其自动地设定超声波图像内被预先设定的第一关注区域和该第一关注区域中相对较硬的第二关注区域;和弹性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分别具有与第一关注区域和第二关注区域的硬度相应的显示方式的第一弹性图像和第二弹性图像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超声波对作为观测对象的组织进行观测的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方法和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超声波对观察对象进行诊断的技术,已知有超声波弹性成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超声波弹性成像是利用活体内的癌和肿瘤组织的硬度根据疾病的进展状况和活体而不同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以规定的关注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中的活体组织的位移量的平均值为基准进行着色,生成将关于活体组织的硬度的信息图像化而得到的弹性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65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在超声波弹性成像中,进行用于对像肿瘤那样的组织进行筛查的观察和用于对组织进行精查的观察。在进行这些观察时,需要与观察内容相应地设定关注区域。例如,在对组织进行筛查时需要将关注区域的尺寸(面积)设定得较大,而在对组织进行精查时需要将关注区域的尺寸设定得较小。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用户必须与观察内容相应地改变关注区域的尺寸,进行筛查和精查这两种观察很费事。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省事且容易地进行超声波弹性成像中的筛查和精查这两种观察的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方法和超声波观测装置的作动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超声波观测装置基于超声波探头取得的超声波信号进行观测,所述超声波探头包括对观测对象发送超声波并接收由该观测对象反射的超声波的超声波振子,所述超声波观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图像生成部,其基于所述超声波信号生成超声波图像的数据;关注区域设定部,其自动地设定所述超声波图像内被预先设定的第一关注区域中相对较硬的第二关注区域;和弹性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和第二关注区域的硬度相应的显示方式的第一弹性图像和第二弹性图像的数据。
本发明的超声波观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还包括位移量计算部,其计算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和第二关注区域中的所述观测对象的位移量,所述关注区域设定部基于所述位移量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设定所述第二关注区域,所述弹性图像生成部生成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和第二关注区域中的所述位移量相应的显示方式的所述第一弹性图像和第二弹性图像的数据。
本发明的超声波观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关注区域设定部将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内的各观测点的所述位移量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将所述位移量小于该阈值的区域设定为所述第二关注区域。
本发明的超声波观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关注区域设定部,在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内的所述位移量小于所述阈值的区域在空间上连续规定数量以上、并且该连续的区域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该区域设定为所述第二关注区域。
本发明的超声波观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关注区域设定部在所述超声波图像上提取所述观测对象具有的轮廓,在提取出的所述轮廓的区域内存在所述第一关注区域内的观测点的所述位移量小于规定阈值的区域的情况下,将以所述轮廓为边界的封闭区域设定为所述第二关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3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