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节点重新定位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2423.1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柳珍淑;金贤淑;金来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8/08 | 分类号: | H04W8/08;H04W8/04;H04W36/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凯;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服务 节点 重新 定位 方法 及其 设备 | ||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节点重新定位方法及其设备。具体地,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第一服务节点重新定位服务节点的方法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跟踪区域更新(TAU)请求消息;当已经接收到TAU请求消息的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时,向归属订户服务器(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以及当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并且用于经由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发送/接收非互联网协议(非IP)数据的连接在终端中被设置时,向SCEF发送更新位置消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执行/支持服务节点的重新定位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提供语音服务,同时保证用户活动。然而,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覆盖范围甚至扩展到数据服务以及语音服务,而且目前,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导致资源不足和用户对高速服务的需求,需要高级移动通信系统。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可能包括支持巨大的数据业务、每个用户传输速率的显著提高、连接设备数量的显著增加、非常低的端到端的延迟、高能量效率。为此,诸如小型小区增强、双连接、大量多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NOMA)、支持超宽带以及设备联网等各种技术已被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服务节点重新定位方法,用于即使在使用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传输小数据(例如,非IP数据)期间改变UE的服务节点(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等)来平滑地执行移动终端呼叫。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本发明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文已经特别描述的内容,并且本发明可以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更清楚理解。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一服务节点重新定位服务节点的方法,其可以包括:从UE接收跟踪区域更新(TAU)请求消息;当已经接收到TAU请求消息的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时,向归属订户服务器(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以及当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并且用于经由SCEF发送/接收非互联网协议(非IP)数据的连接被配置用于UE时,向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发送更新位置消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新定位服务节点的第一服务节点可以包括: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通信模块;以及处理器,用于控制通信模块,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从UE接收跟踪区域更新(TAU)请求消息;当已经接收到TAU请求消息的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时,向归属订户服务器(HSS)发送更新位置请求;以及当已经接收到TAU请求消息的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并且用于经由SCEF发送/接收非互联网协议(非IP)数据的连接被配置用于UE时,向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发送更新位置消息。
优选地,当第一服务节点不同于作为旧节点的第二服务节点时,可以向第二服务节点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便检索UE上下文,可以响应于上下文请求消息从第二服务节点接收包括UE上下文的上下文响应消息,并且可以使用UE上下文来确定是否为UE配置用于发送/接收非IP数据的连接。
优选地,当UE与分组数据网络(PDN)之间的PDN连接的类型是非IP并且对应于PDN连接的订阅信息包括调用SCEF选择指示符时,可以确定为UE配置用于经由SCEF发送/接收非IP数据的连接。
优选地,当在第一服务节点中配置向SCEF通知服务节点的重新定位时,可以将更新位置消息发送给SCEF。
优选地,响应于更新位置消息,可以从SCEF接收用于确认位置更新的更新位置确认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