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氯气体和二氧化氯水的发生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2171.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卞泳喆;申东南;金炳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A01N5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佳鑫;胡烨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氯发生装置 二氧化氯水 二氧化氯 反应槽 紫外线 二氧化氯气体 紫外线发生部 次氯酸溶液 发生装置 气泡发生 亚氯酸根 亚氯酸 鼓泡 制备 | ||
1.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槽,储存含有亚氯酸根离子的亚氯酸根含有溶液,使所述亚氯酸根含有溶液中的亚氯酸根与紫外线或臭氧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氯,将生成的二氧化氯以气相排出;和
向所述反应槽供给臭氧的臭氧发生部和向所述反应槽内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生部中的至少一个;
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分析从所述反应槽排出的二氧化氯含有气体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和
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接收所述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的测定值来控制二氧化氯气体发生量,
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臭氧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向所述反应槽供给的臭氧供给量,或者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紫外线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紫外线的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在测定时间点测定二氧化氯气体中的二氧化氯的浓度,
当所述二氧化氯的浓度值超过预设的浓度值时,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臭氧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向所述反应槽供给的臭氧供给量,或者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紫外线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紫外线的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测定直到预定时间点的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总量,
当所述发生总量超过预设的浓度值时,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臭氧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向所述反应槽供给的臭氧供给量,或者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紫外线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紫外线的发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测定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量,
当达到发生的二氧化氯气体的总量超过预设的浓度值的运行时间时,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臭氧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向所述反应槽供给的臭氧供给量,或者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控制所述紫外线发生部的电力以减少或中断紫外线的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发生部为灯或LE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发生部设置于所述反应槽内的底部,所述紫外线发生部的下方包括发生气泡的气泡发生部,在所述反应槽内生成的二氧化氯通过从所述气泡发生部生成的气泡输送至所述反应槽的顶部并以二氧化氯气体被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部设置为占所述反应槽的截面积的50%以上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控制部通过减少或终止所述气泡发生部的气泡发生量来控制二氧化氯气体的发生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部设置于所述反应槽的外部并通过臭氧注入部供给至所述反应槽内,并设置有调节向所述反应槽内供给的臭氧供给量的臭氧供给阀,所述臭氧注入部的末端上设置有将臭氧生成为气泡并进行供给的气泡发生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部设置为占所述反应槽的截面积的50%以上的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还包括稀释气体注入部,当所述二氧化氯气体浓度测定部的测定值超过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稀释气体注入部向所述反应槽内注入稀释气体,以将二氧化氯气体的浓度调节在设定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对光具有不透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1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制造用部件和氢制造装置
- 下一篇:臭氧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