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电极的高表面积多孔碳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1768.5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J·M·托尔;王拓;R·V·萨尔瓦提拉;A·S·杰里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廉马歇莱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58;H01M4/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乐洪咏;沙永生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多孔碳材料 储能装置 导电添加剂 金属 阴极 锂离子电池 非树枝状 基材结合 阳极 纳米带 石墨烯 苔藓状 基材 可用 铜箔 整合 制备 | ||
1.一种电极,其包含:
多孔碳材料;
与多孔碳材料结合的金属;以及
与多孔碳材料结合的导电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选自:基于沥青的多孔碳材料、基于沥青烯的多孔碳材料、基于无烟煤多孔碳材料、基于煤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焦炭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生物炭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炭黑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煤的多孔碳材料、基于油产品的多孔碳材料、基于天然沥青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焦油的多孔碳材料、基于人造沥青的多孔碳材料、基于聚合物的多孔碳材料、基于蛋白质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碳水化合物的多孔碳材料、基于棉花的多孔碳材料、基于脂肪的多孔碳材料、基于废弃物的多孔碳材料、基于石墨的多孔碳材料、基于蜜胺的多孔碳材料、基于木材的多孔碳材料、多孔石墨烯、多孔氧化石墨烯、高表面积活性炭及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具有超过2,000m2/g的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具有超过4,000m2/g的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具有约2,000m2/g至约4,000m2/g的表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具有约10μm至约2m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具有约10μm至约100μm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后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金属氧化物、类金属及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选自Li,Na,K,Mg,Ca,Ti,V,Cr,Mn,Fe,Co,Ni,Cu,Zn,Al,Sn,Sb,Pb,B,Si,Ge,As,Te及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包含Li。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与多孔碳材料可逆地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与多孔碳材料在电极工作过程中原位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与多孔碳材料通过电化学沉积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缺少树枝状物或苔藓状聚集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金属是多孔碳材料表面上的非树枝状或非苔藓状涂层的形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导电添加剂选自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柔性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炭黑、聚合物及其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导电添加剂包含石墨烯纳米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导电添加剂渗入多孔碳材料的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多孔碳材料与基材结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极,其中基材起集流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廉马歇莱思大学,未经威廉马歇莱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7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