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71383.9 | 申请日: | 2016-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草开一树;市村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赵曦;刘继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培养容器 粘附型 脂环结构聚合物 液体培养基 粘附 剥离 蛋白质分解酶 细胞悬浮 液流 移液 松弛 | ||
本发明为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内将粘附型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不添加蛋白质分解酶,通过液流将细胞从培养容器剥离,从而将培养的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由于细胞对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的粘附为松弛的粘附,因此能够用移液等弱的力容易地剥离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上述方法能够在不使用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解酶的情况下仅用移液、涡旋等弱的物理作用来将培养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粘附型细胞的培养中可采用下述操作:当细胞成为汇合的状态时,使用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解酶将粘附在细胞培养容器底面的细胞进行剥离,并使其移动到别的容器中。然而,从因胰蛋白酶导致的细胞损伤、来自成为胰蛋白酶的来源的动物等的病毒感染等问题出发,正在研究不使用蛋白质分解酶的细胞培养方法(专利文献1~4)。
然而,虽然这些方法均能够降低对细胞的损伤,但是需要新的培养工序等、生产率差。此外,也可以进行使用刮刀等将细胞从培养容器底面物理地剥离的方法,但担心细胞受到的压力过大。
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报道了与使用聚苯乙烯制容器的情况相比,在利用环烯烃树脂制容器的细胞培养中,细胞的增殖性提高。在实施例中显示:在涂布了抗CD3抗体、纤连蛋白(Retronectin)等蛋白质的环境下,作为非粘附型细胞的血球系细胞的增殖性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091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921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313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23576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0486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上述方法能够在不使用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解酶的情况下仅用移液、涡旋等弱的物理作用从而将培养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等研究了能够将培养的粘附型细胞更简便地移动到其它容器中的方法。其结果发现,当使用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作为培养容器时,仅通过通常在将粘附型细胞进行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解酶处理后进行的剥离工序中所实施的移液操作,而不进行胰蛋白酶等蛋白质分解酶处理,能够抑制对细胞的损伤,将细胞移动到其它容器中,而且细胞的损失也非常少,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可提供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内将粘附型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不添加蛋白质分解酶,通过液流将细胞从培养容器剥离,从而将培养的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粘附型细胞为CHO细胞。此外,优选上述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的与细胞接触的底面的水接触角为85°以上且100°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终止第2次传代的时刻的活细胞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粘附型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脂环结构聚合物制培养容器内将粘附型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不添加蛋白质分解酶,通过液流将细胞从培养容器剥离,从而将培养的细胞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1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效能分析
- 下一篇:培养细胞的分化促进方法以及培养细胞分化促进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