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0597.4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越坂直弘;高桥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G06F1/12;G06F13/4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通信系统设置有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以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输出时钟信号,并且还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水平来确定发送模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应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由诸如智能电话和相机装置等移动装置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容量的增加,已经有在装置中或在不同装置之间更高速度并且更低功耗的数据发送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提出了高速接口规范的标准化,例如,由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联盟已开发的C-PHY规范和D-PHY规范作为耦接接口规范用于移动装置和相机装置。C-PHY规范和D-PHY规范是用于通信协议物理层(物理层:PHY)的接口规范。此外,设置用于移动装置显示器的显示器串行接口(DSI)或用于相机装置的相机串行接口(CSI)作为C-PHY规范或D-PHY规范的上层协议层。PTL 1提出了一种在D-PHY规范中实现稳定的信号发送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的公开日文译文)第JP2014-522204号
发明内容
在上述C-PHY规范和D-PHY规范中,高速(高速:HS)差分信号用于数据信号的基本发送。此外,在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消隐周期(blanking period)中使用低功率(低功率:LP)信号。在公共发送路径上发送HS差分信号和LP信号。例如,在D-PHY规范中,提供了发送时钟信号的一个发送路径(时钟通道)以及发送数据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发送路径(数据通道)。在时钟通道和数据通道中的每一者上的信号发送周期包括:执行使用HS差分信号的发送的周期和执行使用LP信号的发送的周期。在时钟通道和数据通道中的每一者上,在公共发送路径上发送HS差分信号和LP信号。然而,LP信号与HS差分信号的不同之处在于信号发送所需的电压值。因此,单独的需要用于发送和接收HS差分信号的电路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LP信号的电路,因此导致电路尺寸增加的问题。
此外,在其中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也可能类似地发生这种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如下包括(A)至(D):
(A)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
(B)输出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数据信号;
(C)接收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
(D)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
在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中,从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在接收装置中,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如在基于数据信号的振幅电压值来确定发送模式的情况下那样,对振幅电压值的每个幅度准备驱动电路或接收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相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从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发送模式对应的时钟频率的时钟信号,并且在接收装置中,基于接收的时钟信号的时钟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发送模式,能够实现在电压振幅值根据数据信号发送时的发送模式而变化的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尺寸的减小。应该注意,本公开的效果不一定限于上述效果,并且可以是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