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蚀糊剂、防蚀结构体、以及防蚀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0499.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洋平;笠松丈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F11/00 | 分类号: | C23F11/00;B32B27/18;B32B27/32;F16L5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蚀结构 防蚀 糊剂 防锈剂 氧化蜡 制造 | ||
本发明为含有氧化蜡和防锈剂的防蚀糊剂等。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要求日本特愿2015-237926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蚀糊剂、防蚀结构体、以及防蚀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各种设备等中,作为气体管、水道管、用于输送油等液体原料的配管等,利用了金属制管。
对于建设在海边的设备等,为了自腐蚀中保护其金属制管等金属制构件,形成覆盖该金属制构件的防蚀结构体。
作为一般的防蚀结构体的形成方法,已知使用在带状的基材片上负载有防蚀混合物的防蚀带的方法,通过在前述金属制构件的表面上卷绕的前述防蚀带来形成防蚀层的方法已广为人知(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用于形成这样的防蚀结构体的防蚀带,已知使含有基油的防蚀混合物负载于带状的基材(无纺布等)而得到的防蚀带,作为前述基油,已知有防锈效果优异的矿脂。
使用这种防蚀带在例如长的金属制管的表面上形成防蚀结构体时,即使将该防蚀带叠绕或竖着缠绕在金属制管上,也容易在防蚀层与金属制管表面之间形成缝隙。
因此,以往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形成具有与金属制构件接触的第1防蚀层以及层叠于该第1防蚀层的第2防蚀层的2层以上的层叠结构的防蚀结构体,用防蚀带形成第2防蚀层并且用被称为底涂材料等的防蚀糊剂形成作为该防蚀带的基底的第1防蚀层,从而防止与金属制构件的表面之间产生缝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443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进来可期望进一步抑制金属制构件的腐蚀。
因此,鉴于上述期望,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抑制金属制构件的腐蚀的防蚀糊剂、以及防蚀结构体。
本发明为一种防蚀糊剂,其含有氧化蜡和防锈剂。
此处,本发明的防蚀糊剂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利用平行板粘度计得到的23℃下的屈服值为1~3000Pa,酸值为1~100KOHmg/g。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防蚀糊剂的另一实施方式,含有酸值为30~600KOHmg/g、羟值为50~600KOHmg/g的单宁酸作为前述防锈剂,前述氧化蜡的酸值为1~300KOHmg/g。
进而,本发明的防蚀糊剂的另一实施方式还含有软化剂。
另外,本发明的防蚀糊剂的另一实施方式还含有填充剂。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防蚀结构体,其具有2个以上的层,其具备:
防蚀糊剂层A,其与金属制构件的表面接触,由前述防蚀糊剂形成;以及
防蚀片层B,其由防蚀片形成,所述防蚀片具有基材和浸渍于该基材中的防蚀混合物且层叠于前述防蚀糊剂层A。
此处,作为本发明的防蚀结构体的一个实施方式,前述基材具有聚酯无纺布。
另外,本发明的防蚀结构体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前述基材的单位面积质量为50~300g/m2,
前述防蚀混合物利用平行板粘度计得到的23℃下的屈服值为1~30000Pa,滴点为3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