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的保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0496.7 | 申请日: | 2016-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2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小森洋和;贞广佳典;服部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G3/32 | 分类号: | H02G3/32;B60R16/02;H02G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保持 结构 | ||
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电线(13A~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电线(13A~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其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
以往,作为多芯电缆的末端部的防水结构,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1747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形成为在多根电线被引出的多芯电缆的护套的前端安装有筒体,在该筒体内填充有硅树脂系粘合剂等密封材料。
在上述多芯电缆中,首先,将喷嘴的前端插入护套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在从喷嘴的前端注入密封剂之后,将喷嘴的前端插入多根电线之间,从该喷嘴的前端将密封材料注入于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由此,电线与护套之间以及多根电线的彼此之间被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4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构成中存在在填充密封材料的工序中花费时间等问题。
在此,作为假定的技术,可以考虑采用如下结构:在多芯电缆的护套的端部外嵌橡胶栓,在橡胶栓形成有供多根电线插通的插通孔。
但是,根据上述构成,为了用外嵌于护套的端部的橡胶栓来保持各电线的防水性,需要抑制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这是因为若护套和多根电线发生错位,则有可能导致形成于橡胶栓的各插通孔与多根电线中的各个电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离。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电线与护套之间的错位被抑制的状态下,对电线和护套进行保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其形成为多根电线被护套包围,并且从所述护套的端部导出所述多根电线;第1保持件,其具备第1夹持部,所述第1夹持部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第2保持件,其具备所述第2夹持部,在所述第2保持件被组装于所述第1保持件的状态下,所述第2夹持部在与所述第1夹持部之间夹持所述电缆;橡胶栓,所述橡胶栓具有在所述橡胶栓外嵌于所述护套的所述端部的状态下供所述多根电线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并且所述橡胶栓被所述第1保持件以及所述第2保持件保持;以及捆束部件,在所述电缆被夹持于所述第1夹持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捆束部件卷绕于所述第1夹持部和所述第2夹持部的外侧。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夹持电缆,从而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对电缆施加夹紧护套的方向的力。由此,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能抑制护套与电线的错位。
接着,在电缆被夹持于第1夹持部与第2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卷绕于第1夹持部和第2夹持部的外侧的捆束部件,从而使得第1夹持部以及第2夹持部受到缩径方向的力。由此,对护套施加向护套的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向的力。其结果,因为护套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表面密合,所以护套与电线被确实地固定。
上述结果,因为护套与多根电线的错位被抑制,所以形成于橡胶栓的多个贯穿孔与多根电线的错位也被抑制。另一方面,因为橡胶栓外嵌于护套的端部,所以橡胶栓与护套的错位被抑制。上述结果,因为橡胶栓、护套以及多根电线之间的相对错位被抑制,所以能通过橡胶栓对多根电线进行确实地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0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