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9116.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炫;G-W·李;张诚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D413/00;C07D419/14;H01L51/50;C09K11/06;C09K1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哲锋;胡嘉倩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包含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根据本公开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能够生产色纯度和效率合理改善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电致发光装置(EL装置)是一种自发光装置,其优势在于提供较宽视角、较大对比率和较快响应时间。第一件有机EL装置由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通过使用小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开发[应用物理学报(Appl.Phys.Lett.)51,913,1987]。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具有包含阳极、阴极和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层的结构,其中有机层可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当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到发光层,其中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形成具有高能量的激子。激子的能量使有机发光化合物处于激发态,并且光由在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释放的能量发射。因此,决定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
EL材料可根据其功能分为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一般来说,具有最优异EL特性的装置具有包含通过将掺杂剂掺杂到主体形成的发光层的结构。主体/掺杂剂系统用于通过从主体向掺杂剂的能量转移提高发光效率。当使用掺杂剂/主体材料系统时,主体和掺杂剂材料大大影响EL装置的效能和寿命。
迄今为止,已众所周知铱(III)络合物为磷光材料的掺杂剂,并且双(2-(2'-苯并噻吩基)吡啶-N,C3')铱(乙酰丙酮酸盐)((acac)Ir(btp)2)、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和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酸铱(Firpic)分别作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
然而,考虑到OLED的中等或大尺寸面板的EL特性要求,仍需要开发提供更优异的EL性能如长寿命、高效率和高色纯度的铱络合物的掺杂剂化合物。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应用有机EL装置的全彩色显示,需要被配置成发射被称为“饱和”色的特定颜色的像素。具体来说,需要饱和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这些饱和的颜色可通过使用所属领域公知的CIE坐标测量。
为了表示更多种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每一种的颜色纯度应为高。在红色的情况下,越靠近0.680(CIE X坐标标准)附近的红色坐标,颜色纯度越高。因此,合适的掺杂剂化合物的需要增加。
美国专利第7,951,472号公开具有2-苯基喹啉类配体作为OLED的掺杂剂化合物的铱络合物,但未公开具有稠合氮杂苯并芴的铱络合物。
发明内容
待解决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首先是提供能够生产具有优异的色纯度和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化合物,并且其次提供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问题解决方案
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所述目的可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实现:
其中
X表示CR11R12、O或S;
R1到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
R4表示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9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用于聚酮聚合催化剂的配体的方法
- 下一篇:发光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