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8258.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芳夫;冈野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德克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0T8/17;B60T13/122;B60T1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诊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异常诊断精度的异常诊断装置。本发明是应用于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异常诊断装置,该车辆用制动装置具备在规定状况下与反力室连通的低压源、主缸、驱动部和控制部,该异常诊断装置具备基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与反力液压的关系以及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关系的至少一方来进行异常诊断的诊断部、以及判定与液压以及液量的至少一方有关的反力室的状态是否是规定过少状态或者规定过多状态的判定部,诊断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反力室的状态是规定过少状态或者规定过多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异常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车辆用制动装置的异常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用制动装置具备进行系统的异常诊断的异常诊断装置(例如ECU)。基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与反力液压的关系”以及“目标液压与实际液压的关系”的至少一方来进行异常诊断。例如反力液压根据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而产生,但在反力液压相对于操作量过大的情况或者过小的情况下,能够诊断为系统产生异常。另外,ECU执行使实际液压接近目标液压的控制,但在实际液压比目标液压过大的情况下或者过小的情况下,也能够诊断为装置产生异常。这样,在异常诊断装置中基于上述关系来进行异常诊断。此处,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16984号公报中记载了产生反力液压的反力室和贮存器等低压源在规定状况下连通的车辆用制动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984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异常诊断装置中,在诊断时没有考虑反力室和低压源连通的状况。因此,异常诊断装置在异常诊断精度的方面有改进的余地。发明人新着眼于这一点来完成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异常诊断精度的异常诊断装置。
本发明的异常诊断装置应用于车辆用制动装置,该车辆用制动装置具备:反力室,产生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反力液压;低压源,在规定状况下与上述反力室连通;主缸,具有通过主活塞的驱动而产生主液压的主室;驱动部,根据上述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来使上述主活塞的驱动所涉及的驱动力产生;以及控制部,基于上述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以及操作力的至少一方来设定上述驱动力或者上述主液压的目标值,并以使与上述目标值对应的上述驱动力或者上述主液压的实际值接近上述目标值的方式控制上述驱动部,其中,具备:诊断部,基于上述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与上述反力液压的关系以及上述目标值与上述实际值的关系的至少一方来进行异常诊断;以及判定部,判定与液压以及液量的至少一方有关的上述反力室的状态是否是规定过少状态或者规定过多状态,上述诊断部在由上述判定部判定上述反力室的状态是上述规定过少状态或者上述规定过多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异常诊断。
在反力室和低压源在规定状况下连通的车辆用制动装置中,起因于它们的连通/切断而反力室的制动液状态有时变为稀薄的状态或者过密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针对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量的各种反应与通常状态不同,所以对异常诊断的结果产生影响,虽然不是故障但有可能诊断为异常。根据本发明,在反力室的制动液状态变为稀薄的状态或者过密的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该情况,并停止异常诊断。由此,抑制虽然不是故障但误检测为“异常”这一情况。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反力室的状态为通常状态时执行异常诊断,所以异常诊断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结构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调节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行程与反力液压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目标伺服压力与实际伺服压力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反力室的制动液量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德克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爱德克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8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