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7564.4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松泽光宏;吉村一树;石井英二;山崎昭宏;斋藤贵博;小林信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F02M5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孔 燃料喷射阀 实线 喷孔中心轴 正交坐标系 方向正交 假想平面 中心轴线 原点 出口面 喷孔组 碰撞力 入口面 微粒化 阀芯 内壁 燃料 出口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燃料对喷孔内壁面的碰撞力、并且能够实现充分的微粒化的燃料喷射阀。在与阀芯的中心轴线方向正交的假想平面上,构成第1喷孔组(7A)的多个喷孔(7a~7f、7a'~7f')以从喷孔入口面(实线)向喷孔出口面(虚线)的喷孔中心轴朝向与连接由假想X轴和假想Y轴构成的假想正交坐标系的原点(O)与喷孔入口面的中心的直线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并且相对于喷孔入口面的中心,喷孔出口面的中心形成于与假想X轴接近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喷射阀,该燃料喷射阀是在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中使用的燃料喷射阀,通过阀芯与阀座抵接来防止燃料的泄漏,通过阀芯从阀座离开来进行喷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的废气限制正在强化。与该废气限制强化相对应地,搭载于汽车用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的喷雾要求微粒化以及准确的喷射方向。通过喷雾的微粒化,能够实现汽车发动机的低油耗化。另外,通过向期望喷雾的位置(例如,吸气阀的2个方向)进行喷射,能够抑制喷雾附着到吸气管等的壁面。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能够形成穿透性良好的2条喷雾的燃料喷射阀。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在以包括阀孔的轴线的一个平面为边界将多个燃料喷孔分成第1以及第2组的燃料喷孔组、并且通过来自这些第1以及第2组的燃料喷孔组的喷射燃料而形成2条喷雾泡沫的燃料喷射阀中,将第1以及第2组的全部燃料喷孔形成为同一直径,并且使位于各组的两外侧的燃料喷孔的第2中心线以向着喷射器板前方相对于位于各组的中央或者其附近的燃料喷孔的第1中心线接近的方式倾斜(参照摘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63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的喷嘴板中的微粒化的主要的机制如下所述。
在燃料流入到燃料喷孔(下面称为喷孔)时,燃料碰撞到喷孔的内壁,诱导出在与喷孔的中心轴(中心线)垂直的方向的面内具有大的速度分量的流体。
即,喷孔的周向以及半径方向的速度分量变大。下面,将该速度分量称为面内速度分量。另一方面,将喷孔的中心轴向的速度分量称为轴向速度分量。
通过该面内速度分量,在喷孔下游燃料容易扩展,微粒化得以促进。
因此,该面内速度分量的大小对喷雾的微粒化产生较大影响。即,对喷孔内壁面的碰撞力越大,则面内速度分量越大,越促进微粒化。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喷射阀中,将多个喷孔分成2个喷孔组(第1以及第2组的燃料喷孔组),进一步地,在各喷孔组中,两外侧以外的喷孔被配置成中心轴的延长线平行地并且朝向喷射方向而向从通过阀落座部件的阀孔的轴线沿Y方向(2个喷孔组的边界方向)延伸的平面离开的方向倾斜。在该情况下,燃料向喷孔的入口的流动方向与喷孔的倾斜方向(中心轴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小。因此,燃料对喷孔内壁面的碰撞力(按压力)变小,喷雾的微粒化存在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大燃料对喷孔内壁面的碰撞力、并且能够实现充分的微粒化的燃料喷射阀。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代表性的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之一具备:阀芯,其构成为能够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位移;阀座,其与所述阀芯协作而对燃料通路进行开闭;以及多个喷孔,所述多个喷孔相比所述阀座设置于下游侧,将通过了所述燃料通路的燃料喷射到外部,所述燃料喷射阀从由所述多个喷孔的至少一部分的多个喷孔构成的第1喷孔组的所述多个喷孔喷射的燃料整体上形成指向第1喷射方向的第1燃料喷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7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