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光学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7489.1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1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森力宏;平连利光;置盐真奈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德山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B32B27/00;B32B27/36;B32B27/42;C08G18/10;G02B5/23;G02B5/30;G02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使用 光学 物品 | ||
1.层叠体,其中,一对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经由偏光膜层、以及包含含有(I)聚氨酯脲树脂和(II)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而层叠,
上述光致变色组合物还含有相对于上述(I)聚氨酯脲树脂100质量份为4.0~20.0质量份的(III)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上述(III)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含有:
(IIIA)具有与仲碳键合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100质量份,和
(IIIB)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化合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尿酸酯化合物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20~100质量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表示上述(I)聚氨酯脲树脂的多分散度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的比在1.6~2.4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I)聚氨酯脲树脂为以下物质的反应产物:
(A)分子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B)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氨基的多胺化合物,和
(C)分子内具有1个可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基团的化合物;
上述(I)聚氨酯脲树脂的分子链的末端不残留异氰酸酯基,且末端被封端。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和上述偏光膜层、以及/或者上述偏光膜层和上述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经由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而层叠。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偏光膜层和上述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之间含有至少1片光学片或膜。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上述偏光膜层的两面上层叠有三醋酸纤维素膜。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的软化点为100℃以上。
8.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和上述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的软化点均为100℃以上。
9.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体,其按照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上述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上述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偏光膜层、上述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和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的顺序层叠。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偏光膜层的前面描述的含有光致变色组合物的粘合层与在偏光膜层的后面描述的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的区别仅在于,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偏光膜层的后面描述的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和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之间,还存在与该不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粘合层不同的粘合层。
12.光学物品,其中,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的偏光膜层侧的含有聚碳酸酯的光学片或膜的表面上进一步层叠聚碳酸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德山,未经株式会社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7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