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三维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三维液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013.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平方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制造 方法 三维 单元 以及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进行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也不会失去作为液晶单元的功能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利用了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的三维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三维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制作的三维液晶单元。本发明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液晶取向剂配置于热收缩率满足5%以上且75%以下的热收缩性膜;及在40℃以上且150℃以下对所配置的液晶取向剂进行干燥来形成液晶取向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利用了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的三维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三维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而制作的三维液晶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向各种各样的形态发展,轻量且能够弯曲的柔性显示器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使用于这种柔性显示器的液晶单元中,由于利用一直以来使用的玻璃基板则很难响应轻量且能够弯曲的要求,因此作为玻璃基板的替代品对各种塑料基板进行了研究。
并且,在室内装修、建材、车辆用途等中广泛利用使用了液晶单元的调光装置,在这些调光装置中也希望轻且能够弯曲的柔性,从而在这些用途中的基板中也要求实际应用塑料基板来替代玻璃基板。
根据这种状况,从各种各样的观点考虑,提出了形成轻且能够弯曲的塑料制液晶单元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形成显示面板的塑料基板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区域内将显示面板保持成曲面形状的技术。
并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将调光元件设为与三维曲面玻璃一致的形状时为了避免发生因应变应力引起的皱纹而在周缘端部形成切槽的技术。
而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通过设成如下工序来抑制产生电极的剥离或龟裂的技术,该工序是一边使由具有非晶质状态的透明电极的塑料基板构成的显示单元弯曲,一边进行加热,从而使非晶质状态的透明电极结晶化的工序。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40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8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24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并且,最近不仅要求如上所述那样简单地弯曲,而且还要求将显示装置加工成衣服或眼镜等具有复杂的曲面的形状,或者要求将调光装置设置成三维弯曲的成型体。
本发明人进行研究的结果得知如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3,通过简单地弯曲的技术很难成型为复杂的曲面或三维弯曲的成型体,并且通过专利文献2的技术也同样很难成型为三维弯曲的成型体。
因此,现实情况是很难得到实现了成型为复杂的曲面或三维弯曲的成型体(以下,称为“三维自由度高的成型”。)的液晶单元。
另一方面,上述液晶单元中需要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机构,且通常使用形成取向膜的机构。
并且,液晶单元具备一对基板(第1基板及第2基板2)、液晶层、间隔物、密封材料及取向膜,且通过形成在一对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的取向膜来对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
通常,取向膜是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的膜,且由以聚酰亚胺为基底的组合物形成。并且,当使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沿垂直方向取向时,长链烷基或含氟基团等疏水结构会导入到聚酰亚胺中。然而,若使用这种聚酰亚胺,则认为在将液晶取向剂涂布于基板而形成液晶取向膜时有时会产生不良情况。
具体而言,当使用这种聚酰亚胺时,在形成取向膜时需要在高温(200℃以上)下对聚酰胺酸进行加热,尤其当作为基板而使用塑料基板时,在该加热工艺中基板会变形,从而导致无法作为液晶单元而发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曲电子器件模块、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触觉反馈设备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