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5751.9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都亨锡;丁焕熙;赵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36 | 分类号: | H01L33/36;H01L33/50;H01L33/58;H01L33/60;H01L33/62;H01L33/6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 ||
根据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发光元件可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包括主体、沿第一轴方向布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引线电极以及被沿第二轴方向布置在所述主体下方的散热框架和多个引线框架;和发光芯片,该发光芯片布置在在所述多个引线电极中的第一引线电极的下方,所述第一引线电极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心区域处,并且所述发光芯片电连接所述多个引线电极。所述多个引线电极具有沿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大的长度,所述散热框架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心区域下方,并且所述散热框架和所述多个引线框架具有沿第一轴方向的大的长度,并且可与所述多个引线电极竖直地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和一种具有该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器件诸如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光的半导体装置,并且已经作为下一代光源代替传统的荧光灯和白炽灯而备受瞩目。
由于发光二极管通过使用半导体装置而产生光,所以与通过加热钨来产生光的辉光灯或通过促使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与磷光体物质碰撞产生光的荧光灯相比,发光二极管可以表现出显著低功耗。
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通过使用半导体器件的电势差来产生光,所以与常规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表现出更长的寿命,更快的响应特性以及更环境友好的特征。
关于这一点,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探索以将常规光源替换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被越来越多地用作照明装置的光源,诸如室内和室外使用的各种灯、液晶显示器、电子招牌和路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衬底上具有大面积发光芯片的发光器件。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被布置在衬底上的发光芯片的任何一个电极都连接多个引线电极。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连接发光芯片的多个第一电极的多个引线电极被布置成远离发光芯片的一侧的长度。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被布置在衬底上的多个引线电极被布置成垂直于布置在衬底下方的多个引线框架。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反射构件被绕发光芯片布置。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磷光体膜被布置在发光芯片上,并且反射构件被绕磷光体膜布置。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具有非球面透镜的光学透镜被布置在发光芯片上。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其具有非球面透镜,并且被设置在布置在陶瓷衬底上的发光芯片/磷光体膜上。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实施例,一种发光器件可包括:衬底,该衬底具有主体、沿第一轴方向布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引线电极以及沿第二轴方向布置在主体下方的散热框架和多个引线框架;和发光芯片,发光芯片布置在多个引线电极中的第一引线电极下方,第一引线电极被布置在主体的中心区域处,并且发光芯片电连接多个引线电极。多个引线电极可具有沿第二轴方向伸长的多个长度,并且散热框架可被布置在主体的中心区域下方。散热框架和多个引线框架可具有沿第一轴方向伸长的长度,并且垂直于多个引线电极地与多个引线电极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光学损失倒装芯片固态照明设备
- 下一篇:电光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