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运行和混合动力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5525.0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C.菲尔施;J.里林;M.齐尔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10/06;B60W10/08;B60W10/11;B60K6/442;B60W20/40;B60W30/19;B60K6/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装置 运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行混合动力车辆(1)的驱动装置(3)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在变速器(19)挂入第一挡位时,内燃机(5)在并行的混合动力运行中在用于第一挡位的第一转速(637,413)下运行,在并行的混合动力运行中在主离合器(K0)闭合的情况下向驱动轮(15)施加由内燃机(5)产生的牵引扭矩;转换到串行的混合动力运行,在串行的混合动力运行中内燃机(5)驱动第一电气机械(9)用于产生电能,电能被第二电气机械(11)使用,以便产生牵引扭矩;分开主离合器(K0);在主离合器分开的情况下,将内燃机(5)的转速调整到在并行的混合动力运行中用于变速器(19)的第二挡位的第二转速;挂入变速器(19)的第二挡位;闭合主离合器(K0);和在挂入第二挡位的情况下转换到并行的混合动力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行具有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方法和一种具有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设计用于实施所述方法。
背景技术
由德国公开文献DE 10 2013 001 095 A1已知一种用于运行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方法,其中,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有能与机动车的第一车轴作用连接的内燃机、同样能与该第一车轴作用连接的第一电动机以及能与机动车的第二车轴作用连接的第二电动机。用于驱动第二电动机的电能由被内燃机在提高内燃机功率情况下驱动的第一电动机产生,或者从用于电能的储能器获取。
欧洲专利EP 1 074 087 B1公开了一种调控方法和一种用于电气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的装置,其中,电动机和/或电动机/发电机布置在机器和无级变速器或者自动变速器之间,并且其中,混合动力车辆具有蓄电池和配属的控制元件。在此,当机器的速度改变时,控制器件使内燃机的功率输出基本沿理想的工作曲线保持。还可以配设第二电动机,并且第二电动机的扭矩输出可以借助系统控制器改变。
德国公开文献DE 10 2012 103 292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行车辆的电传动系的方法,其中配设有至少两个电动机和控制装置,电动机分别与驱动轴作用连接,其中,确定用于发动机运行和发电机运行的驾驶员期望扭矩,并且其中,在当前输出转速情况下确定电传动系的需要的总功率,并且其中单个电动机的功率被确定,并且其中,产生的单个电动机的损失功率基于被存储的用于单个电动机的损失功率特征被最小化。
德国公开文献DE 10 2009 019 485 A1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电动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传动系和具有该传动系的车辆。该传动系具有第一电动机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第一电动机能在马达运行状态和发电机运行状态中运行,行星齿轮变速器具有转速改变装置,其中,行星齿轮变速器具有驱动侧和输出侧,并且其中,第一电动机在马达运行状态和发电机运行状态中控制地嵌入转速改变装置,以便在行星齿轮变速器中形成传动比。行星齿轮传动器的传动比被第一电动机影响,以此额外地也确定内燃机的工作点。内燃机接近其最佳效率地运行。在纯电动运行中第二电动机作为马达工作,第一电动机处于空转中并用作额外驱动器。由内燃机产生的机械能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电动机转化为电能并且直接继续传输给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辅助加速。减速时可以通过制动能量的回收对储能器充电。
欧洲专利文献DE 602 23 850 T2的译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行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方法,其中,该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机、第一电动机/发电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通过内燃机在车轴处产生第一扭矩,通过第二电动机在车轴处在变速传动的每个齿轮位置产生第二扭矩,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的比例从在内燃机和第二电动机都正常运行时的第一比例改变为在要么内燃机要么第二电动机受干扰时的第二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