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温度敏感的气体安全阀及构造这种安全阀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5036.5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M·班内蒂;M·达尔波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得罗菲奥伦蒂尼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56 | 分类号: | F16K31/56;F16K17/00;F16K17/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 地址: | 意大利阿***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元件 滑门 致动器本体 释放位置 形状记忆弹簧 动器装置 锁定位置 休息位置 弹簧 气体安全阀 流动管 阀体 释放 移动 安全阀 释放装置 推力装置 温度敏感 | ||
气体安全阀(1),包括:阀体(2),该阀体(2)限定流动管(4)且其中定位有滑门(5),滑门(5)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分别允许和防止运行气体流过流动管(4);第一推力装置(7),用于使滑门(5)处于关闭位置;保持机构(8),所述保持机构(8)将滑门(5)保持在打开位置,释放装置可强制保持机构释放以释放滑门(5);控制元件(9),该控制元件(9)可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分别防止和允许保持机构(8)的释放;第一致动器装置(10;24),所述第一致动器装置(10;24)迫使控制元件(9)进入释放位置;第一致动器装置(10;24)包括:致动器本体(12),该致动器本体(12)可在休息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休息位置允许控制元件(9)保持锁定位置,在工作位置迫使控制元件(9)进入其释放位置;保持弹簧(13),该保持弹簧(13)构造成迫使致动器本体(12)进入休息位置;以及形状记忆弹簧(14),该形状记忆弹簧(14)构造成当形状记忆弹簧(14)的温度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克服保持弹簧(13)的力,并迫使致动器本体(12)进入工作位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温度控制安全阀,特别适用于用于供应家庭和/或工业用户的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分配网络。
现有技术已知安全阀能够在存在相对于预定设定值的气体压力的过度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预定范围之外的环境温度值的情况下中断沿着管道的气体流动。
在专利DE 2156068和US 2324552中描述了前述类型的阀。
已知类型的压敏安全阀包括可移动滑门,由于弹簧提供的推力,该滑门关闭气体流动的管道。
该阀还包括能够保持滑门打开的保持机构。
保持机构构造成通过滑门的推力被迫进入其释放位置,但是通过控制单元保持在其保持位置,只要存在于管道中的气体压力保持接近预定义设置,该控制单元就防止释放。
控制单元包括由可变形膜部分地限定的控制室和将膜连接到保持机构的运动机构。
膜受到管道中存在的气体压力和弹簧的推力作用,该弹簧抵抗上述压力。
当气体压力偏离预定的设定值时,由运动机构传递的膜的运动引起保持机构的释放,并因此释放滑门,滑门运动到其关闭位置,从而中断气流。
在需要保护配电网免受温度异常影响的情况下,除了上述的安全阀之外,还需要安装额外的温度敏感型安全阀,并因此为安装和维护第二阀而带来额外的成本。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替代,文献DE 3700822示出了对压力和温度都敏感的安全阀。
本发明旨在克服已知类型的气体压力敏感安全阀的上述缺点。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上述已知类型的压敏安全阀而不改变主要部件,即阀体、滑门和保持机构来获得温度敏感型安全阀。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安全阀来实现。
上述目的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构造上述气体安全阀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特征在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
本发明的安全阀是模块化的,因此可以构造成压力敏感型、温度敏感型或对压力和温度都敏感的型式。
有利的是,上述模块化降低了制造商对上述版本的制造和管理成本,因为利用单个基本阀单元所有版本都使用包括阀体、滑门、保持机构和控制单元的一部分,仅改变控制单元的对温度和/或压力敏感的部分。
另一个优点是能够制造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敏感单个安全阀,这限制了阀门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另一个优点是,本发明允许已经安装的阀很容易地修改为上述三种型式中的一种,以便将其转换成另一种型式,而不需要将阀从网络上卸下,因此避免了相关人工成本和与停止配气服务有关的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得罗菲奥伦蒂尼有限公司,未经彼得罗菲奥伦蒂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