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感染滴度且高纯度的细小病毒的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4364.3 | 申请日: | 2016-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泽村佳之;柳田恒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7/02 | 分类号: | C12N7/02;C12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纯度 细小 病毒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细小病毒的感染滴度为109TCID50/mL以上且前述细小病毒的感染滴度(TCID50/mL)与杂质蛋白质浓度(ng/mL)的比大于5000:1,来源于非浓缩的细胞培养上清的细小病毒及这样的高感染滴度且高纯度的细小病毒的产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培养上清中产生高感染滴度且高纯度的细小病毒的方法和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高感染滴度且高纯度的细小病毒。
背景技术
病毒感染包括人在内的众多动植物、微生物并扩增。某些病毒是具有DNA作为基因组的DNA病毒,另外某些病毒是具有RNA作为基因组的RNA病毒,各病毒分别具有不同的增殖机理。人等动物感染时,引起病毒传染病的病毒也很多。病毒不能单独增加,却能感染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利用该细胞的能力而增加。将病毒能够感染并增殖的细胞称为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病毒能够感染/增殖的宿主细胞的种类根据病毒的种类而决定。
细小病毒为小型的单链DNA病毒,为直径小至约20nm的正20面体病毒,且不具有被膜(非专利文献1)。细小病毒感染动物而引起疾病。作为该疾病,已知有:B19细小病毒对人引起的传染性红斑、贫血、关节炎,除此之外还有由猴细小病毒(SPV)导致的贫血、由猫细小病毒(FPV)导致的猫的肠炎/白血球减少/失调症、由狗细小病毒(CPV)导致的狗的肠炎/心肌炎、由猪细小病毒(PPV)导致猪的死胎、由牛细小病毒(BPV)导致的牛的肠炎、由鹅细小病毒(GPV)导致的鹅的肠炎/心肌炎、由小鼠微小病毒(MVM)导致的小鼠的肠炎/肝炎等(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细小病毒作为引起狗、猫这样的人类饲养的动物的疾病的原因的病原体,是重要的。已知,如果狗感染狗细小病毒,则如前述那样引起肠炎,产生激烈的痢疾、呕吐,甚至死亡(非专利文献3)。如果猫感染细小病毒,则有时会引起急性肠炎、白血球减少,在二次感染时也会有死亡的可能性;另外,如果胎儿、新生儿感染,则中枢神经、胸腺受到损害,引起运动失调,有时也会死亡。
为了防止细小病毒传染病而进行了有关细小病毒的疫苗的研究(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这些研究中,需要生产病毒来使用。多数病毒可以通过培养宿主细胞,使其感染病毒而增殖,从而进行生产。使病毒弱毒化或灭活的疫苗生产也可按照与病毒生产同样的步骤而实现。
在制药行业中,为了保证基因重组药品(生物药品)、抗体药品等来源于生物的药品不被病毒污染(病毒安全性),而需要对于制造工序的病毒清除(去除性能)进行评价。因此,通过向各工序前的药品中间产品中添加病毒并且对工序前后的病毒量进行定量,从而能够对各个工序所具有的病毒清除进行测定。特别是,用针对生物制剂的制造工序的病毒清除评价中所使用的病毒种类的选择方法而规定的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for Human Use:日美EU医药品法规协调国际会议)指导方针所记载的方法实施的血浆分级制剂的病毒清除评价中,细小病毒的一种猪细小病毒(PPV:Porcine Parvovirus)被频繁使用,生物药品的病毒清除评价中,细小病毒的一种小鼠微小病毒(MVM:Minute virus ofmice)被频繁使用。由此,在生物制剂的制造工序的病毒清除评价中频繁使用了细小病毒。
为了生产病毒,有如下方法:使用实验动物的方法、使用鸡蛋的方法、使用组织培养/培养细胞的方法(非专利文献4)。使用实验动物、鸡蛋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的缺点。代替其的方法有使用培养细胞的方法。细小病毒的生产也通过使用培养细胞的方法进行(专利文献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4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