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咽鼓管扩张器械的流体连通特征结构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64055.6 申请日: 2016-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8348738A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发明(设计)人: R.S.陈;S.K.德萨;K.P.穆尼;H.V.哈;A.德拉克 申请(专利权)人: 阿克拉伦特公司
主分类号: A61M29/00 分类号: A61M29/00;A61M29/02;A61F1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吴俊;刘林华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膨胀元件 导向构件 扩张导管 膨胀构型 致动构件 咽鼓管 致动器 抓握 流体连通 特征结构 滑动 致动 开口 器械 响应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张患者的咽鼓管(ET)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导向构件和扩张导管。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弯曲的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被构造成提供通向所述ET中的开口的通路。所述扩张导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构件滑动。所述扩张导管包括轴、可膨胀元件和致动器。所述可膨胀元件设置在所述轴的所述远侧部分处。所述致动器包括抓握部分和致动构件。所述可膨胀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致动构件的致动而转变到膨胀构型。所述抓握部分和所述致动构件被构造成由操作者的单只手抓住,使得所述操作者能够用单只手将所述扩张导管相对于所述导向构件推进并且使所述可膨胀元件在膨胀构型和非膨胀构型之间转变。

背景技术

参照图1至图2所示,耳(10)被分成三部分:外耳(12),中耳(14)和内耳(16)。外耳(12)由耳廓(18)和耳道(20)组成,其收集声音并将其导向位于耳道(20)的内端(24)处的鼓膜(22)(也称为耳膜)。中耳(14)位于外耳和内耳(12,16)之间并且通过咽鼓管(ET)(26)与喉咙的后部连接,该咽鼓管用作耳朵(10)和鼻窦之间的均压阀。ET(26)终止于咽喉(32)的鼻咽区域(30)中的咽口(28)。除了耳膜(22)之外,中耳(14)还由三个小耳骨(听小骨)组成:锤骨(34)(hammer)、砧骨(36)(anvil)和镫骨(38)(stirrup)。这些骨(34,36,38)将声音振动传递到内耳(16),并因此用作转换器,将外耳(12)耳道(20)中的声音振动转换成内耳中的流体波(16)。这些液体波刺激多个神经末梢(40),神经末梢继而将声能传递至大脑,在大脑中该声能被理解。

ET(26)是一条窄的、1.5英寸长的通道,连接中耳(14)和鼻咽部(30),鼻部后方的腭正上方的上喉区。ET(26)用作通常充满空气的中耳(14)的均压阀。当功能正常时,ET(26)会响应于吞咽或打哈欠周期性地打开(大约每三分钟一次)一秒种的若干分之几。这样,其允许空气进入中耳(14)来代替已经被中耳内衬(粘膜)吸收的空气或平衡在高度变化时发生的压力变化。妨碍ET(26)的这种周期性打开和闭合的任何事均可导致听力损伤或其它耳部症状。

阻塞或堵塞ET(26)导致负中耳(14)压力,伴随耳膜(22)的回缩(吸入)。在成人中,这通常伴有一些耳部不适、闷胀或压力感,并且可导致轻微听力损伤和头部噪音(耳鸣)。儿童可能没有症状。如果阻塞时间延长,可能会从中耳(14)粘膜吸取液体,形成一种称为浆液性中耳炎(中耳液)的病症。这种情况在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经常发生,并且导致与这种病症相关联的听力障碍。

中耳(14)和ET(26)的衬膜(粘膜)与鼻部(42)、鼻窦(44)和咽喉(32)的膜相连接并且相同。这些区域的感染导致粘膜肿胀,继而可能导致ET(26)阻塞。这被称为浆液性中耳炎,如上所述,其基本上是中耳(14)中液体的集合。浆液性中耳炎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并且可能是ET(26)的咽口(28)堵塞的结果,其导致中耳(14)中的流体积聚。在有细菌的情况下,这种流体可能会感染,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或脓肿的中耳)。当感染未发展时,流体保持直至ET(26)再次开始正常运作,此时流体被吸收或通过ET(26)咽口(28)排入管进入咽喉(32)。

慢性浆液性中耳炎可能由于长时间的ET阻塞造成,或者由于流体增稠导致其不能被吸收或排出ET(26)所造成。这种慢性病症可造成听力损伤。可存在复发性耳痛,尤其是当个体感冒时。幸运的是,浆液性中耳炎可能持续多年,而对中耳机制没有任何永久性损害。然而,中耳(14)中流体的存在使其非常易于反复发生急性感染。这些复发性感染可导致对中耳的损害。

当ET(26)含有积聚的流体时,可能会产生很多后果。首先,身体可以吸收来自中耳(14)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其倾向于向内拉动衬膜和耳膜(22),引起疼痛。接下来,身体可用更多流体代替真空,这会减轻疼痛,但是患者可能在耳朵中感受到填充的感觉(10)。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该病症可需要好几星期才完全见效。最后,流体可能会受到感染,从而导致疼痛、疾病和暂时性听力损失。如果内耳(14)被感染,患者可感觉到头晕感或旋转感(眩晕)。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克拉伦特公司,未经阿克拉伦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4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