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视窗装置及利用其获取影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2598.4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6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泌汉;金艺瑟;朴仁源;金圣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药生命融合研究团;韩国科学技术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2B21/00;G02B2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灵通区逛桥路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活体 乳房 组织 显微 影像 视窗 装置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视窗装置以及利用其获取影像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视窗装置,是由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具环形结构,上端设有盖玻片,下端放置乳房组织的第1腔室;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与第1腔室结合并承托所述乳房组织的第2腔室;以及固定所述第1腔室和第2腔室,形成倾斜底座置放部,设有能保持所述盖玻片和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物镜的平行状态的倾斜底座的腔室支架组成的。根据本实施例,所具有的优势是在保持动物活体环境的同时,可长期地稳定获取活体内组织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显微影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张2015年8月31日公开的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10-2015-0123212号的优先权利益,所述说明书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参考文献。
本发明关于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视窗装置及利用其获取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荧光信号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现象。
为了将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位于皮下的乳房组织影像化需要切开皮肤,由此会引起水分蒸发和炎症,因此反复且长期的影像技术研究还是有限的。
由于这种限制,大部分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是摘取组织并固定后进行观察。
这种方式很难用于观察活着的动物体内的细胞运动或模样的变化,通过观察乳房组织的特征及其周边血管组织变化而进行的研究是一个难题。
如何帮助存活的动物保持生理环境并了解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成为活体内乳房组织的显微影像研究的主要课题。
因此,切实需要一种可以观察活体乳房组织内乳管和血管中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又可以长期对同一细胞和组织进行反复拍摄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既有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一种视窗装置及利用其获取影像的方法,能在保持活体体内环境的同时,又能稳定地长期地在不摘取乳房组织的情况下获取乳管和血管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实时显微影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装置而提供的一种视窗装置,包括第1腔室,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具有环形结构,上端设有盖玻片,下端放置乳房组织;第2腔室,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与第1腔室结合,承托所述乳房组织;以及腔室支架,固定所述第1腔室和第2腔室,形成倾斜底座置放部,设有能保持所述盖玻片和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物镜的平行状态的倾斜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视窗装置,所提供的一种视窗装置,是由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具有环形结构,上端设有盖玻片,下端放置乳房组织的第1腔室;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与第1腔室结合并承托所述乳房组织的第2腔室;以及固定所述第1腔室和第2腔室,形成倾斜底座置放部,设有能保持所述盖玻片和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物镜的平行状态的倾斜底座的腔室支架组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一种获取活体内乳房组织显微影像的视窗装置,所提供的一种视窗装置,基本是由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具有环形结构,上端设有盖玻片,下端放置乳房组织的第1腔室;中央形成开放窗口且与第1腔室结合并承托所述乳房组织的第2腔室;以及固定所述第1腔室和第2腔室,形成倾斜底座置放部,设有能保持所述盖玻片和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物镜的平行状态的倾斜底座的腔室支架组成的。
所述第1腔室的外周面和所述第2腔室的外周面上可形成相互贯通的多个洞孔。
所述第1腔室和所述第2腔室可通过一个以上的螺栓或缝合线相互结合。
在所述腔室支架的一侧,对向部分形成具有阶梯状的第1突起部和第2突起部,所述第1腔室和第2腔室可固定在所述第1突起部和所述第2突起部之间。
所述第1突起部和所述第2突起部上可形成放置所述第1腔室的第1腔室置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药生命融合研究团;韩国科学技术院,未经医药生命融合研究团;韩国科学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2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