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多连接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2310.3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3443B9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于玲;V·范潘;A·阿里;C·马尔;A·卡托尼;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L5/00;H04W28/08;H04W8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张俊杰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连接 无线电 资源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方法和装置可以包括由网络节点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该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可以由接入点执行。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接入点传输消息。该消息包括用以发起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的请求和关于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能够被发起的确认中的至少一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实现多连接的无线电资源控制。
背景技术
LTE是一种旨在通过使用新的调制/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容量的无线通信标准。该标准由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提出,并且基于先前的网络技术。自开始以来,LTE已经广泛地部署在涉及数据通信的各种环境中。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由网络节点确定从(slave)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initiate)。该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由接入点执行。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接入点传输消息。该消息包括用以发起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的请求和关于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能够被发起的确认中的至少一项。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包括由执行主(master)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确定。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在无线电支路建立和无线电支路重新配置中的至少一项期间确定。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网络节点的处理负载已经超过第一阈值。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网络节点与接入点之间的接口的延迟(latency)不能满足快速无线电资源控制要求。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无线电支路的小区由与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方不同的网络运营方根据多租户策略进行部署。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无线电支路的小区。该小区与由接入点控制的小区相对应。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小区的小区负载,并且确定小区负载不超过第二阈值。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包括基于无线电支路上的用户设备测量报告来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用以发起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的请求。确定通过接收来自接入点接收请求而被发起。请求通过随机接入信道过程、服务流配置、服务流重新配置和无线电支路重新配置中的至少一项而被发起。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协调网络节点与接入点之间关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过程的处理的职责划分。
根据第二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使得该装置至少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由接入点执行。该装置还可以被使得向接入点传输消息。该消息包括用以发起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的请求和关于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能够被发起的确认中的至少一项。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该装置执行主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在无线电支路建立和无线电支路重新配置中的至少一项期间确定。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装置的处理负载已经超过第一阈值。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装置与接入点之间的接口的延迟不能满足快速无线电资源控制要求。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确定从无线电资源控制功能将被发起包括确定无线电支路的小区由与网络节点的网络运营方不同的网络运营方根据多租户策略进行部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通信公司,未经诺基亚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2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