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条杆和齿条杆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2098.0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孝一;松本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76 | 分类号: | B21K1/76;B62D3/12;F16H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结 杆部件 齿条杆 粘合剂 联结部件 内周面 外周面 齿部 同轴 中空筒状 制造 | ||
一种齿条杆(10),包括:具有第一齿部(20)的第一杆部件(11)、具有第二齿部(21)的第二杆部件(12)以及将第一杆部件与第二杆部件同轴地结合的联结部件(13)。联结部件(13)具有互相同轴地设置的第一联结部(23)和第二联结部(25)。第一联结部和第二联结部分别具有中空筒状。第一联结部的内周面与第一杆部件的端部(22)的外周面通过粘合剂互相联结。第二联结部的内周面与第二杆部件的端部(24)的外周面通过粘合剂互相联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条杆和齿条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等的一些车辆转向装置具有双齿轮齿条杆,该双齿轮齿条杆在两个位置处具有齿条齿部,一个齿部与转向轴的转向齿轮啮合,并且另一个齿部与辅助机构的辅助齿轮啮合。根据车辆中的转向轴与辅助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将双齿轮齿条杆的两个位置处的齿部设计为围绕齿条杆的中心线具有角度差。
根据现有技术的这样的双齿轮齿条杆的制造方法,为了提高两个位置处的齿部之间的角度差的精度,通过将联结部件插置于第一杆部件与第二杆部件之间,而使具有第一齿部的第一杆部件与具有第二齿部的第二杆部件同轴地布置,并且使联结部件绕着中心线旋转,使得第一杆部件的端面与联结部件的端面互相摩擦焊接,并且第二杆部件的端面与联结部件的另一个端面互相摩擦焊接(例如,参见JP2014-234882A)。
在该现有技术中,第一杆部件、第二杆部件和联结部件在它们的端面处通过摩擦焊接而联结,即使联结面积有限,也提供了较高的强度。然而,第一杆部件、第二杆部件和联结部件的材料基本上限于金属材料。例如,通常用作第一杆部件和第二杆部件的材料的诸如JIS-S45C这样的碳钢也用作联结部件的材料。这限制了双齿轮齿条杆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说明性方面提供了在两个位置处具有齿部的齿条杆,该齿条杆的齿部之间的角度差的精度提高,并且能够轻量化。
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性方面,齿条杆包括:第一杆部件,该第一杆部件包括形成有多个齿条齿的第一齿部;第二杆部件,该第二杆部件包括形成有多个齿条齿的第二齿部;以及联结部件,该联结部件将所述第一杆部件与所述第二杆部件同轴地结合。所述联结部件包括配合到所述第一杆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联结部以及配合到所述第二杆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二联结部。所述第一联结部和所述第二联结部均具有中空筒状。所述第一联结部与所述第二联结部互相同轴地形成。所述联结部件的所述第一联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杆部件的端部的外周面通过粘合剂互相联结。所述联结部件的所述第二联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杆部件的端部的外周面通过粘合剂互相联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说明性方面,提供了一种齿条杆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粘合剂施加于所述联结部件的所述第一联结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杆部件的端部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述第一杆部件的端部配合到所述第一联结部内;将粘合剂施加于所述联结部件的所述第二联结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杆部件的端部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将所述第二杆部件的端部配合到所述第二联结部内;以及在将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调整为围绕所述齿条杆的中心线具有给定的角度差的状态下,使所述粘合剂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的实例的前视图。
图2是转向装置的齿条杆的前视图。
图3是齿条杆的截面图。
图4是由图3中的虚线IV包围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齿条杆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向装置1。
转向装置1具有齿条壳体2和齿条杆10,该齿条杆10容纳在齿条壳体2中从而能够在轴向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未经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2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