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使用所述电极的电容器、及电极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1945.1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8;H01G11/42;H01G11/86;H01M4/133;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品川区大崎五丁目***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纤维状纤维素 碳粉末 分散步骤 溶媒 电容器 电极形成步骤 电双层电容器 电阻减小 担载 滤纸 去除 缠绕 堆积 制造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减小的电极、使用所述电极的电双层电容器、及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极包含纤维状纤维素与碳粉末,碳粉末缠绕并担载于纤维状纤维素的纤维间。所述纤维状纤维素与所述碳粉末在滤纸上堆积并形成为片状。且具有:分散步骤,使碳粉末与纤维状纤维素分散于溶媒中;以及片电极形成步骤,去除分散步骤中所获得的溶液的溶媒而获得碳粉末与纤维状纤维素的片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碳材料的电极、使用所述电极的电容器、及电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前,电双层电容器等电容器包括一对电极、存在于一对电极间的隔板、以及各个电极的集电层。电双层电容器中所使用的代表性电极中使用碳粉末等碳材料。
作为该电双层电容器中所使用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已知有以下的方法。即,将乙炔黑等导电性物质及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树脂等树脂作为粘合剂,添加并混合于作为代表性的电极材料的活性碳粉末中后,进行加压成型而形成片状的分极性电极。另外,此外可列举使该混合物包含于溶媒中并涂布于集电体的方法(涂布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37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所述,关于电双层电容器的电极,在进行加压成型时或将活性碳粉末等的混合溶液涂布于集电体的情况下,使用树脂系粘合剂。特别是在将活性碳粉末的粒径设为纳米尺寸的情况下,在涂布于集电体而制成片状的分极性电极时,需要大量的树脂系粘合剂。当考虑到电极的低电阻化的方面时,存在使用大量的树脂系粘合剂的电极成为高电阻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提出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减小的电极、使用所述电极的电容器、及电极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标,本发明的电极,包含纤维状纤维素与碳粉末,所述碳粉末缠绕并担载于所述纤维状纤维素的纤维间。
所述纤维状纤维素与所述碳粉末可在滤纸上堆积并形成为片状。
所述纤维状纤维素可为纤维素纳米纤维。所述碳粉末可为经活化处理的碳黑。
可在所述纤维状纤维素的表面结合有硅烷偶合剂。所述硅烷偶合剂可具有烷基作为官能基。
所述纤维状纤维素可相对于所述纤维状纤维素与所述碳粉末的合计量而以5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另外,所述纤维状纤维素可相对于所述纤维状纤维素与所述碳粉末的合计量而以5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
将所述记载的电极形成于集电体上而成的电容器也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另外,制造所述电极的方法也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电阻减小的电极、使用所述电极的电容器、及电极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硬币形电双层电容器的构成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为自分散有碳粉末与纤维状纤维素的溶液中制作的碳粉末与纤维状纤维素的片电极的SEM(×10.0k)像。
图3为表示实施例的电双层电容器中的充电电压与电容密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4为表示实施例的电双层电容器中的充电电压与直流电阻的关系的图表。
图5为表示实施例的电双层电容器中的负载时间与电容维持率的关系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转换装置
- 下一篇: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