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轨的减震系统及用于在减震系统上铺设导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1540.8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K·西门斯;M·科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娟;王楠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块 导轨 悬线 径向部 耦联元件 偏转 布设 轨迹曲线 减震系统 支架 重心 接合部位 中央轴线 轨迹点 摆动 长度选择 导轨连接 枢转运动 接触力 触发 枢转 预设 铺设 容纳 配合 | ||
1.一种减震系统(1),所述减震系统具有减震块支架(7),所述减震块支架具有减震块(5;5a、5b、5c),所述减震块支架为了容纳所述减震块(5;5a、5b、5c)而具有导轨(23;23a、23b),该导轨借助于耦联元件(30)分别与所述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5;25a、25b)连接,其中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在所述减震块(5;5a、5b、5c)从在离心力下所占据的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引起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上围绕块重心(40)以一枢转角度(δ)进行的枢转运动,并且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以及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轨迹曲线(42)的几何布设彼此配合地进行,其中对于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来说使用假想的悬线摆(46、48)的悬线长度(S1、S2),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从所述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得出所述悬线长度,并且相应地预先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30)的位置;而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轨迹曲线(42)的几何布设根据两个假想的径向部段(L1、L2)进行,其中第一径向部段(L1)配备有从所述减震块支架(7)的中央轴线(3)直到第二径向部段(L2)的接合部位(44)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沿着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摆动角度围绕所述中央轴线(3)进行运动;而第二径向部段(L2)配备有从在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上的接合部位(44)直到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二径向部段(L2)相应地沿着一偏转角度(α)围绕在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上的接合部位(44)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由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枢转角度(δ)关于其摆动角度所确定的、不为零的比例值之后,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30)关于配属于该耦联元件(30)的假想的悬线摆(46、48)的悬线长度(S1、S2)的位置,方式为需沿着所述悬线长度(S1、S2)选择以下部位,在该部位中一方面该耦联元件(30)在相应的假想的悬线摆(46、48)上的位置在偏转角度(α1、α2)上保持不变;并且另一方面在所述耦联元件(30)与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之间作用的接触力(F1、F2)与相应的偏转角度(α1、α2)无关地相对于彼此调整,以便以这种方式获得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中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多个轨迹点(52a至52e以及57a至57e),所述轨迹点的半径(R1、R2、R3、R4、R5)彼此不同,并且通过彼此连接用于借助于依次排列的轨迹曲线区段(55a、55b、55c、55d;59a、59b、59c、59d)形成多边形(54、5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实现数值为1的比例值时,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中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相对于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定向为,它们的中轴线(60)与所述减震块支架(7)的中央轴线(3)分别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5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