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1477.8 | 申请日: | 2016-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0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长濑章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B61C17/00;H01F27/14;H01F30/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风 车辆用 送气口 变压器 冷却器 吸气口 配管 冷却 连结 制冷剂 变压器主体 送风 吸入 行进 车辆行进方向 油泵 制冷剂循环 第一管道 方向相反 周边设备 冷却风 停滞区 有效地 排出 行驶 | ||
1.一种车辆用变压器,其中,所述车辆用变压器具备:
变压器主体,其具有绕组,并与供冷冻油循环的配管连接;
油泵,其使所述冷冻油在所述配管中循环;
冷却器,其连接于所述配管,对所述冷冻油进行冷却;以及
第一管道,其相对于所述变压器主体及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后方,并具有第一吸气口、第一送气口以及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吸气口吸入通过车辆的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所述第一送气口将所述行驶风作为冷却风朝向所述冷却器送风,所述第一连结部将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送气口连结,并且引导所述行驶风以使送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相反,将引导后的所述行驶风作为所述冷却风从所述第一送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主体、所述油泵及所述冷却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棚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送气口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或车辆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配置成使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吸气口的下表面位于相同高度,并且所述第一管道在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使所述配管贯通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变压器具备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相对于所述变压器主体及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并具有与所述第一吸气口相向地设置的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一送气口相向地设置的第二送气口、以及将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送气口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所述第二连结部引导由所述第二吸气口吸入的风以使吸入的所述风的送风方向变成相反方向,并经由所述第二送气口向所述冷却器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送气口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或车辆高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配置成使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吸气口的下表面位于相同高度,并且所述第二管道在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使所述配管贯通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具有形成为倒U字形的多个冷却管,
所述多个冷却管的外侧部分的面即最外表面沿着车辆界限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变压器具备:
储油柜,其吸收在所述配管中循环的所述冷冻油的热膨胀量;以及
罩,其分别覆盖所述油泵和所述储油柜,
所述罩与所述变压器主体的彼此的上表面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所述储油柜和所述油泵设置在比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接近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接近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二管道的一侧的上表面形成得比所述罩的接近所述变压器主体的一侧的上表面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由冲孔金属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电感器
- 下一篇:静止感应电器的铁芯接合结构及铁芯接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