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天线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1399.1 | 申请日: | 201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0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朴在日;白亨一;柳炅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莫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1Q1/22;H01Q1/38;H02J7/02;H01Q1/32;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琳;姚开丽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天线 模块 | ||
作为一个模块提出了一种车载天线模块,该车载天线模块使得能够给具有磁共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功能的便携终端和具有磁感应式无线电力传输功能的便携终端进行无线电力传输。所提出的车载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具有第一天线并且层叠在基片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天线是用于磁共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和近场通信的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单元,具有第二天线并且层叠在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天线是磁感应式无线电力传输天线,其中,所述第二天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天线重叠。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载天线模块,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进行无线电力传输、以及与便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车载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近来,电子设备,例如,诸如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膝上PC、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Multimedia Player,PMP)和导航仪之类通过外部电源给电池充电的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地得到使用。
因此,与移动终端的使用相关的周围环境正扩散至诸如车辆之类的动态空间。
作为上述充电方式的一部分,在车辆中可以容易地给终端的电池充电的充电器越来越多地得到使用。
存在如下给车辆中的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和终端(或电池)的电连接方式:通过接触端子或电缆将连接到车辆电源的充电器连接到终端以给终端提供电能。
其中,在充电器和终端中具有接触端子的终端供电方式中,如果曝露于潮湿环境中,则存在如下顾虑:接触/分离时的瞬时放电现象会导致充电电能损失或引起火灾,以及由于接触故障无法平稳地进行充电操作。
因此,提出了一种在不构成接触端子的情况下使用无线电力传输方式的非接触式充电系统。
非接触式充电系统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提供车辆的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并且该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包括嵌入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发送模块和在终端侧的无线电力接收模块,无线电力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无线电能发送模块的电能。
非接触式充电分为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并且根据无线电力接收模块如何感测对无线电能发送模块的访问又分为PMA型和Qi型。
磁感应方式或磁共振方式的相同之处在于:使用磁场,并且使用线圈形成电磁场,然后通过电磁场传输电力。然而,磁感应方式使用线圈间的电磁感应现象,而磁共振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较低,但是其可以使用磁共振进行远距离发送。
即就是说,磁感应方式的原理是:当采用相同频率制成的线圈彼此叠置时,初级线圈中生成的磁场使感生电流流到次级线圈以提供电能,而磁共振方式的特征在于直接传输电力而不需要接触充电垫。磁共振方式与磁感应方式基本上类似,都是通过线圈将电流转化成电磁场,然而,磁共振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共振频率远距离发送电能。
此外,磁感应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具有高传输效率并进行大功率传输,而磁共振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一次性同时给多个设备供电。因此,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彼此所使用的工作频率也各不相同。
作为一个示例,磁感应方式使用100kHz至350kHz的工作频带,而磁共振方式使用6.765MHz至6.795MHz的工作频带。
因此,由于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分别使用不同的工作频率,因而存在两者之间互不兼容的问题。
同时,在工作于6.765MHz至6.795MHz的高频带的磁共振方式中,如果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过高,则会导致断裂(split),降低充电效率,而在工作于100kHz至350kHz的低频带的磁感应方式中,耦合系数越高,充电效率越高。
因此,当同时应用磁感应方式和磁共振方式时,需要增大以磁感应方式工作的天线和以磁共振方式工作的天线的充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单元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送模块
- 下一篇:天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