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性电磁钢板及用于其制造的脱碳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1157.2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藤村浩志;高桥史明;片冈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12;C21D9/46;C22C38/16;C22C38/60;C23C22/00;H01F1/16;H01F1/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性 电磁 钢板 用于 制造 脱碳 | ||
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其以质量%计具有以下所示的化学组成:Si:1.8%~7.0%、Cu:0.03%~0.60%并且剩余部分:Fe及杂质,其中,在钢板的表面具备含有镁橄榄石的一次被膜,在一次被膜与钢板的表面的界面区域中的Cu/Fe发光强度比为0.3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向性电磁钢板及用于其制造的脱碳钢板。
背景技术
例如,在变压器等的铁心材料中所使用的方向性电磁钢板是含有1.8质量%~7质量%左右的Si并且使制品的晶粒的取向高度集聚于{110}001取向的钢板。该晶体取向的控制是利用被称为二次再结晶的突然的晶粒生长现象来达成的。作为用于控制该二次再结晶的代表性的方法,有下述方法:在热轧前将钢坯加热至1280℃以上的高温,使AlN等析出物暂且固溶,在热轧及其之后的退火工序中,使其作为被称为抑制剂的微细析出物而再析出。在这样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中,为了得到具有更优异的磁特性的钢板,进行了大量开发,但随着近年来对节能化的期望进一步提高,要求更进一步的低铁损化。为了谋求方向性电磁钢板的低铁损化,有各种方法,但提高磁通密度来降低磁滞损耗的方法是有效的。为了提高方向性电磁钢板的磁通密度,使制品中的晶粒的取向高度集聚于{110}001取向是重要的。为了使制品中的晶粒的取向高度集聚于{110}001取向,对方向性电磁钢板及用于其制造的板坯的化学组成提出了各种技术。
另一方面,在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中的最终阶段,在将以MgO为主要成分的退火分离剂涂布于钢板并使其干燥而卷取成卷材之后,进行最终的成品退火。此时,通过MgO与在脱碳退火时形成的SiO2主体的被膜的反应,使得以镁橄榄石(Mg2SiO4)为主要成分的一次被膜形成于钢板的表面。因此,为了以工业规模对上述那样的提高磁通密度的方法进行有效利用,除了磁特性良好以外,关于一次被膜的密合性(粘附性)也稳定而良好是重要的。
迄今为止虽提出了各种技术,但难以兼顾良好的磁特性和优异的一次被膜与钢板的密合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881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69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90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27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214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6896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0-8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7-48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磁特性良好且一次被膜与钢板的密合性优异的方向性电磁钢板及用于其制造的脱碳钢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弄明白了:在钢板中含有Bi等某种特定的元素及Cu的情况下,虽然可得到优异的磁特性,但是得不到一次被膜的充分的密合性。因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于Cu对一次被膜的密合性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含有上述的特定的元素及Cu且与一次被膜的密合性良好的钢板和在一次被膜与钢板的界面区域中的Cu浓度存在相关性。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基于这样的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反复的深入研究,结果想到了以下所示的发明的各种方案。
(1)一种方向性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冲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造渗碳锻造钢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