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物超导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9578.1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0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元气;永石龙起;小西昌也;大木康太郎;山口高史;吉原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2/06 | 分类号: | H01B12/06;C01G1/00;C01G3/00;H01F6/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超导 线材 | ||
一种氧化物超导线材,其包括取向的金属基板、在所述取向的金属基板上形成的中间层以及在所述中间层上形成的氧化物超导层。所述取向的金属基板具有7°以下的面内取向性Δφ。所述中间层由单层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物超导线材。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03745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2-248469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了氧化物超导线材,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包括取向的金属基板、在所述取向的金属基板上形成的中间层以及在所述中间层上形成的氧化物超导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8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包括取向的金属基板、在取向的金属基板上形成的中间层以及在中间层上形成的氧化物超导层。取向的金属基板具有7°以下的面内取向性(Δφ)。中间层由单层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常规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制造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制造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氧化物超导线材的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氧化物超导线材,氧化物超导层的取向性可以通过在取向的金属基板与氧化物超导层之间插入中间层而得到提高。在此,“取向性”是指晶粒的晶体取向对齐的程度。另外,可以抑制在基板与氧化物超导层之间的元素的扩散和反应。结果,可以获得诸如高临界电流密度(Jc)和高临界电流(Ic)的优异特性。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氧化物超导线材中,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取向性的中间层,在取向的金属基板上堆叠多个层以形成中间层。作为这样的中间层,例如通常采用由CeO2(二氧化铈)/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2O3(氧化钇)形成的三层结构。因此,在取向的金属基板上形成中间层的步骤需要与上述多层相对应的多个成膜工艺,由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允许在维持优异超导特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氧化物超导线材。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实现允许在维持优异超导特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氧化物超导线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将列出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