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59073.5 | 申请日: | 2016-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9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波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3/06 | 分类号: | F26B3/06;F26B13/16;F26B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华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1 | 代理人: | 樊卫民;谭彦闻 |
| 地址: | 德国敏欣格***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流 滚筒 气缸 热处理 纺织织物 织物带 加热 气体渗透性 外壳表面 穿孔的 可调节 地被 缠绕 开口 抽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设备和方法,其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被穿孔的外壳表面的通流滚筒,它的外壳至少部分地被织物带缠绕,其中,加热的气体通流织物带和通流滚筒的外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通流滚筒(5)内布置具有多个开口(13)的导气缸(10),加热的气体经由导气缸的内部空间被抽出,其中,导气缸(10)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是可调节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设备,尤其是滚筒式干燥机或热粘合机,以及一种用于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纤维网或无纺织物构成的纺织织物带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在通流式干燥机中进行热空气干燥或热空气加固,其中,加热的气体,例如空气,流动通过织物带并由此干燥或加固织物带。为了干燥或加固纺织织物带,已知一些干燥机,在这些干燥机中,一个或多个滚筒被布置在壳体中。纺织织物带经由在干燥室中的开口被输送给干燥机,其方式是,纺织织物带在大部分圆周上缠绕滚筒并且然后围绕下一个滚筒引导和/或再次从干燥室中导出。通常,新鲜空气也经由该开口输送,该新鲜空气在干燥室内被加热并与循环空气混合,从而它可以吸收尽可能高的比例的水分。在缠绕滚筒期间,由循环空气和新鲜空气构成的混合物流动通过织物带,至少部分地吸收织物带的水分并经由滚筒的内部空间被再次导出。
由于例如通过在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的干燥机腔室中的开口的空气供给和在干燥机的端面上进行的空气排出,导致在干燥机内的不均匀流动状况,由此织物带在其宽度上被以不同的空气速度、空气量和空气质量通流。因此,织物带在其宽度上会具有不同的质量水平,这是不希望的。此外,干燥机的能量状态(尤其流动速度)必须总是适应在流动技术上最不利的状况,由此能量消耗高于所必需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滚筒式干燥机或热粘合机中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设备和方法,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穿孔的外壳表面的通流滚筒,它的外壳至少部分地被织物带缠绕,其中,加热的气体通流织物带和流通滚筒的外壳。
该目的基于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并且具有相应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用于热处理纺织织物带的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4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包括技术教导,即在通流滚筒内布置具有多个开口的导气缸,加热的气体经由该导气缸的内部空间被抽出,其中,导气缸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是可调节的。
通过导气缸的可调节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可以影响在流动空间中的空气流,这又对织物带的通流的均匀性具有影响。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导气缸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沿着其纵轴线是可调节的。因此,在整个纵轴线上通过进入区域流入并且在抽吸件处的一个端面上被抽出的不均匀的空气流可以在流动空间中被均匀化。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导气缸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在其圆周上是可调节的。通过在圆周上的可调节性,流动差异可以被补偿,该流动差异例如由于材料在处理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的变化而发生。备选地,在圆周上的一般的流动不均匀性可以被补偿和修正。
有利地,至少一个盖体被布置在导气缸上或内,借助于该至少一个盖体可以至少部分地封闭导气缸的开口。由此导气缸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可以沿着其纵轴线或在其圆周上进行调节。
特别有利的是,导气缸可以分成多个区段,其中,每个部分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是可单独调节的。优选地,这些区段沿着导气缸的纵轴线布置。由此导气缸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例如在中央区域中可以比在边缘区域中较小。
由于每个区段的空气或气体渗透性沿着其纵轴线和/或在其圆周上是可调节的,因此流动空间中的空气流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由此织物带均匀地被加热的空气或加热的气体通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