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8444.8 | 申请日: | 201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0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村木拓也;中西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50/126 | 分类号: | H01M50/126;H01M50/145;H01M50/131;H01M50/183;B32B15/08;H01G1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常海涛;孙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封装 材料 使用 | ||
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10)具备依次层叠被覆层(21)、阻隔层(22)、密封剂粘接层(16)以及密封剂层(17)而成的结构,其中,阻隔层(22)具有铝箔层(14)、以及设置于铝箔层(14)的密封剂层(17)侧并面对密封剂粘接层(16)的防腐蚀处理层(15b)。铝箔层(14)在密封剂层(17)侧的面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以及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均为690以下,并且铝箔层(14)在密封剂层(17)侧的面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与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之差为10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及使用了该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蓄电装置,已知有(例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及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以及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化学电容器。因便携设备的小型化或设置空间的限制等,要求蓄电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当今,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备受关注。作为锂离子电池中所使用的封装材料,一直以来使用金属制罐体,但逐渐改用轻量、散热性高且能够以低成本制作的多层膜。
在将上述多层膜用于封装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中,为了防止水分向内部渗入,采用由包含铝箔层的封装材料覆盖电池内容物(正极、隔板、负极、电解液等)的构成。采用这种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被称为铝层压型锂离子电池。
就铝层压型锂离子电池而言,例如已知有在封装材料的一部分上通过冷成型形成凹部,将电池内容物收容于该凹部内,再将封装材料的其余部分折回并用热封密封周缘部分而成的压花型锂离子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锂离子电池中,通过冷成型形成的凹部越深,越能够容纳更多的电池内容物,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17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蓄电装置用于汽车或电动摩托等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时,作为严酷试验,进行了压缩电池单元的压缩试验。在此,即使在其他评价项目中没有表现出性能差异的封装材料,压缩试验的结果可能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表现出差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池单元的压缩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结果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以及使用了该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的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其具备依次层叠被覆层、阻隔层、密封剂粘接层以及密封剂层而成的结构,其中,阻隔层具有铝箔层、以及设置于铝箔层的密封剂层侧并面对密封剂粘接层的防腐蚀处理层,铝箔层在密封剂层侧的面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以及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均为690以下,并且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与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之差为100以下。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当电池单元在压缩试验中破裂时,阻隔层与密封剂粘接层之间的界面容易剥离,并且由于阻隔层所具有的铝箔层的光泽度不同而使得密封剂粘接层的密合性发生变化。铝箔层的光泽度被认为是反映了铝箔层的表面粗糙度。因此,若表面粗糙度不同,则基于此的锚定效果的强度也不同,因而据推测这是密封剂粘接层的密合性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使面对密封剂粘接层的铝箔层在密封剂层侧的光泽度以及光泽度差满足上述数值范围,从而使铝箔层的表面粗糙度反映在防腐蚀处理层的表面上,由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用封装材料所制作的电池单元的压缩试验显示出良好的结果。
在此,铝箔层在密封剂层侧的面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以及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也可以均为150以下,并且铝箔层在密封剂层侧的面在M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与在TD方向上的60°光泽度之差也可以为5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也充分地发挥了本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8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