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片材和使用了该防水片材的防水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6397.3 | 申请日: | 2016-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宇野贵雄;山口久治;依田昌弘;中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5/02 | 分类号: | B32B25/02;B32B25/20;C09J7/38;C09J7/25;C09J183/04;E01D19/10;E04D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何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使用 施工 方法 | ||
为了防止雨水的浸入、使经时劣化难以进行,通过对对象物进行施工而实现该目的的防水片材中,该防水片材具有:包含利用补强性纤维补强的硅橡胶组合物、且具有高强度的物理特性的基材层;和在该基材层的单面形成的低硬度且高粘着性的有机硅压敏粘合层。本发明提供的防水片材由于包含补强层,因此与现有的防水片材相比,不易破损,并且通过在单面具有压敏粘合层,从而对于被施工面的开裂、偏移也可追随。另外,由于以有机硅作为主成分,耐候性、耐热性、耐寒性优异,因此可更长期地保持作为防水片材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强度的物理特性的防水片材和使用了该防水片 材的防水施工方法,其在包含混凝土结构物、砂浆结构物、金属制结 构物中的至少1种的排水结构和排水设备、或者使雨水从公路、铁路 等的间隙流走的结构的结构物端部、包含工场、普通房屋等的建筑物 等中存在的需要防水的部位,通过以至少将对象物的一部分覆盖的方 式液密地粘贴,从而有效地用于防止水分的浸入并且防止对象物的劣 化或者使经时劣化难以进行。
背景技术
在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也包含桥梁部、隧道等,为了不 使雨水在路面积存,下了各种工夫。例如,采用了如下结构:在公路 中在路肩附近同时设置排水沟或导水部,使路肩侧缓慢地带有倾斜, 进行引导以使雨水流到路肩侧,流到公路外部。另外,采用了在公路 间或桥梁部与通常的路面的膨胀缝等设置接头、经由该接头使雨水排 出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物为钢铁制的结构物、混凝土制的结构物 等各种各样,由于水分的影响,与其他部位相比有可能容易发生生锈、 强度降低、结构物的剥离·脱落这样的劣化。
在以防水作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进行防水处理以致不存在水分 向上述结构物中的浸入。作为处理方法,将补强片材用于防水。根据 专利文献1,将未硫化丁基橡胶混合物涂布到补强片材上并使其密合, 使溶剂蒸发,在外表面形成具有填充剂比更高的被膜的橡胶混合物, 在外表面侧形成混凝土壁。将补强片材与混凝土壁经由橡胶混合物粘 接而使其一体化。得到覆盖大深度地下的混凝土壁的具有高机械强度 的止水壁,但成为大规模的方法。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贮水池、河岸工程、游泳池、废弃物 填埋处理场的沥青防水中使用以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材作为防水层 的复合防水片材。防水层以合成树脂、丁基橡胶、沥青等作为基体, 包含增强纤维、热塑性树脂、缓冲层,增强纤维的容积含有率为30~ 85%并由单向长纤维构成。由于将2~10张层叠使用,因此施工变得复 杂。
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使用FRP防水片材,但需要将成为被施 工面的接缝附近部的两端缘表面精加工成某范围的粗面的工序。专利 文献4中使用将补强性纤维埋设于沥青系片材中的阻水片材,但需要 以空气不介于其间的方式在密合状态下铺设,铺设需要熟练的技能。
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容易地进行防水,另外,由于是经补强的片材, 因此片材自身无伸缩性,被施工面由于地震等产生裂纹、偏移,或者 对于冷暖引起的收缩膨张所导致的偏移难以追随,因此通过长期使用, 防水片材自身有可能与被施工面偏移或者破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07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97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19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148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不易破损、对于 被施工面的开裂、偏移也可追随的防水片材和使用了该防水片材的防 水施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6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