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离油的设备、通风系统、气缸罩盖和内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5592.4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P·泽德梅尔;S·布林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F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德国新***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缸罩盖 通风系统 气体分离 分离油 曲柄箱 油滴 油雾 通风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内燃机的漏泄气体分离油滴和/或油雾的设备。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这种设备的用于对内燃机的曲柄箱通风的通风系统、气缸罩盖和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内燃机的漏泄气体分离油滴和/或油雾的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这种设备的用于对内燃机的曲柄箱通风的通风系统、气缸罩盖和内燃机。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曲柄箱中发生漏泄气体,漏泄气体通常具体出于环境原因被引导到内燃机的进气道中。由此必须确保施加在曲柄箱中的压力保持在较窄的、要求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内。为此目的,漏泄气体经由通风管道从曲柄箱排出,为此目的使用曲柄箱与内燃机的进气道之间的压差。
用于曲柄箱的用于运输漏泄气体的通风系统因此通常具有从曲柄箱到内燃机的进气道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中通常还布置有油分离器/油雾分离器以使从漏泄气体分离包含在漏泄气体中的油和油雾。为了该分离,同样使用曲柄箱与进气道之间的压差。这意味着,进气道与曲柄箱之间的压差被适当地使用以用于流经油分离器/油雾分离器,并且因此同样受某些限制。具体地,必须控制通风以使得,一方面发生的漏泄气体流动被安全地排放,另一方面在油分离器上减小的压力在对于油分离的效率优选的范围内。
特别是在具有增压器装置/压缩机、例如涡轮增压器或压缩机的内燃机的情况下,并且也在具有节流阀的情况下,取决于内燃机的工作状态的不同的压力比在空气过滤器与发动机的用于新鲜空气的入口阀之间的进气管道的不同部段中发生。
在全负荷运行时,在进气管道中、增压器装置之后发生不能用于对曲柄箱通风和抽吸出漏泄气体的非常高的压力。仅施加在进气管道中在空气过滤器与增压器装置之间的低压可在全负荷运行时用于此用途。
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或甚至在滑行运行时,可有利地用于曲柄箱的通风的强烈的低压存在于内燃机的节流阀与入口阀之间的区域中。
在此,如在下文中,考虑有内燃机的全负荷运行,具有广泛或完全打开的节流阀的运行、和/或具有在连接到进气管道的通风管道中在节流阀之后的0至700毫巴(mbar)、有利地是0至400毫巴的压力的运行、和/或具有在连接到进气管道的通风管道中在增压器装置之前的0至-200毫巴、有利地是0至-60毫巴的压力的运行。作为部分负荷运行、无负荷运行或滑行运行,在此如在下文中的,表示有具有广泛地(部分负荷运行)或完全地(滑行运行)关闭的节流阀的负荷运行或在连接到进气管道的通风管道中在节流阀之后的0至-900毫巴、有利地是0至-750毫巴的压力的运行、和/或具有在连接到进气管道的通风管道中在增压器装置之前的0至-150毫巴、有利地是0至-60毫巴的压力的运行。压力应分别相对于大气的外部压力来理解。
因此通常将从曲柄箱到进气道的通风管道分成两根通风部分管道,其中的一根通入空气过滤器与增压器装置之间的进气道,而另一根通入节流阀与内燃机的入口阀之间、在节流阀之后的进气道。借助通风管道合适的互连,现在,基于在不同的运行状态时通风管道的不同部段中存在的低压能可靠地对曲柄箱通风。
曲柄箱与进气道之间的通风管道通常具有在通风管道的共用部分中的油粗分离器,借助该油粗分离器可大致分离油滴和油雾。在将通风管道连接到压缩器之前或之后的进气管道的通风部分管道中可引入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油分离的其它油分离器/油雾分离器。
即便在部分负荷运行或滑行运行时,必须从曲柄箱引导到进气道的体积流量也是显著的,非常低的压力并且因此曲柄箱与进气道之间的高压差被施加在压缩机之后的进气道中。因此,并行于布置在到进气道的、在增压器装置之前的管道中的油分离器,设有旁通管道,旁通管道在部分负荷运行或滑行运行时打开,并且使得气体能够从进气管道经由旁通管道流入在油分离器之后的通风管道。该气体流动再次经由通入节流阀之后的进气管道的管道排放。该旁通管道因此使得能够相反于一般流动方向地将大量新鲜空气混合到漏泄气体中,并且因此一方面减小滑行运行时进气管道与曲柄箱之间的压差,并且另一方面稀释漏泄气体,尤其也在滑行运行时,漏泄气体除了油之外包含大量的未消耗燃料,并且因此减小废气中毒性材料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未经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5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