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5138.9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明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在阀装置(70)中,在第2阀组件(32)形成有第1滑阀孔(40)和第2滑阀孔(41),第1卸荷阀(A1)的第1滑阀(42)装入第1滑阀孔(40),第2卸荷阀(A2)的第2滑阀(43)装入第2滑阀孔(41),第1滑阀孔(40)及第2滑阀孔(41)的开口部形成在第2阀组件(32)的外表面中的除与邻接的第1阀组件(31)及第3阀组件(33)相接触的接触面以外的面上,并且形成在与装入在邻接的第1阀组件(31)及第3阀组件(33)的滑阀(36、44)的轴线平行的面(S1、S2)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JP2002-061602A中记载了一种液压控制回路(感载回路),在该液压控制回路中,使用于对作业机械系统的致动器进行控制的控制阀分别与一对可变容量型泵相连接,并且分别在可变容量型泵与控制阀之间设有卸荷阀。
通常,通过将分别装入有控制阀的阀组件和装入有一对卸荷阀的阀组件层叠,来构成这种液压控制回路。
发明内容
在将一对卸荷阀装入到阀组件中时,考虑使阀组件的形状左右对称,从阀组件的两侧面分别装入一对卸荷阀。
在该种结构中,为了将一卸荷阀装入到阀组件中,首先以形成于一侧面的滑阀孔的开口朝上的方式将阀组件载置在工作台上。并且,将一卸荷阀的滑阀从滑阀孔的上方朝向下方地插入到滑阀孔中。
随后,为了将另一卸荷阀的滑阀装入到形成于相反侧(另一侧)的侧面的滑阀孔中,使阀组件翻转而使相反侧的滑阀孔的开口朝上。并且,将另一卸荷阀的滑阀从滑阀孔的上方朝向下方地插入到滑阀孔中。
当想要这样从阀组件的两侧面装入滑阀时,在将滑阀装入到相反侧的滑阀孔中时,必须使阀组件翻转。因此,产生了装入滑阀的作业效率变差的问题。
于是,考虑将一对卸荷阀装入到阀组件的同一侧面上。但是,在该结构中,需要在阀组件的一侧面侧设置分别与一对卸荷阀相通的通路,所以产生了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通路结构简单化并且组装作业性良好的阀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流体压力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流体压力控制装置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70。图1表示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的剖视图。图2表示阀装置70的剖视图。此外,图3表示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的回路图。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包括阀装置70和其他的控制阀V2~控制阀V4。在阀装置70以及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中,作为工作流体,能够使用油、其他的水溶性代替溶液等。
如图1所示,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具有第1阀组件31~第5阀组件35。第1阀组件31~第5阀组件35大致形成为长方体。通过将第1阀组件31~第5阀组件35层叠而构成流体压力控制装置100。在第5阀组件35的与第1阀组件31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以及第4阀组件的与第3阀组件33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层叠有未图示的另外的阀组件。包括这些未图示的阀组件在内,第1阀组件31位于这些阀组件的大致中央。
如图3所示,在第1阀组件31设有与第1泵80相连接的第1泵口P1、与第2泵90相连接的第2泵口P2、与第1泵口P1相连通的第1泵通路38、与第2泵口P2相连通的第2泵通路39以及后述的回路切换阀V1。另外,回路切换阀V1的滑阀36滑动自如地设于第1阀组件31(参照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5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