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719.0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园部健矢;足立祐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C08F20/58;H01M4/13;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邵秋雨;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二次 电池 电极 粘结 组合 浆料 用电 以及 | ||
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包含水溶性聚合物,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含有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来自通式(1):CH2=C(R1)‑NH‑R2‑OH(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CHR3)n(O(CHR3)m)l[其中,n=1~10,m=1~4,及l=0~3,进而,R3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所表示的单体的单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二次电池(以下,有时简写为“二次电池”)具有小型、轻质且能量密度高,进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已在广泛的用途中使用。近年来,以二次电池的进一步高性能化为目的,正在研究电极等电池构件的改进。
二次电池用的电极通常具有集流体和在集流体上形成的电极复合材料层。而且,电极复合材料层可通过例如以下方法而形成:使电极活性物质和包含粘结材料的粘结剂组合物等分散和/或溶解于溶剂而形成浆料组合物,在集流体上涂敷该浆料组合物,并使其干燥。
近年来,为了实现二次电池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尝试着对可用于形成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粘结剂组合物和浆料组合物进行改进(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粘结剂包含粒子状的聚合物,上述粒子状的聚合物含有0.1~5重量%的含酸基单体单元、0.1~5重量%的含酰胺基单体单元、以及90~99.8重量%的与这些单体单元和(甲基)丙烯腈单体单元不同的其它单体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4619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粘结剂所含有的上述聚合物不能够充分地抑制伴随着反复充放电的电极的膨胀,无法使二次电池的高温循环特性充分地提高。进而,专利文献1的粘结剂在用于形成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情况下,无法抑制负极表面的锂枝晶的析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二次电池发挥良好的高温循环特性、并且在用于形成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能抑制锂枝晶等的析出的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可良好地抑制伴随着反复充放电的电极的膨胀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和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二次电池发挥良好的高温循环特性、并且能够抑制锂枝晶等的析出、且即使反复充放电也不易膨胀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循环特性优异、且不易发生电极中的锂枝晶等的析出、电极的膨胀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本发明人新发现了,通过在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中配合以特定的比例含有来自通式(1):CH2=C(R1)-NH-R2-OH(其中,R1为氢或烷基,R2为(CHR3)n(O(CHR3)m)l[其中,n=1~10,m=1~4,及l=0~3,进而,R3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所表示的单体的单体单元的水溶性聚合物,从而可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