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形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563.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西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形防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以足够的强度将构成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连结、且至少在向车辆的装配状态下能够将这一对分割体定位于适当的相对位置的新型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在防振装置主体17的外周面装配的外筒部件18构成为包括从两侧装配于防振装置主体17的一对分割体52a、52b,并且在一对分割体52a、52b的对接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止部68、69和第二卡止部80、81,通过使一对分割体52a、52b接近而将第一卡止部68、69和第二卡止部80、81卡止,由此在第一卡止部68、69和第二卡止部80、81的卡止方向上对一对分割体52a、52b彼此进行定位,并在与第一卡止部68、69和第二卡止部80、81的卡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允许一对分割体52a、52b的相对移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汽车的差速器支架、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构件支架等的筒形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夹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部件之间而对这些部件彼此进行防振连结的防振连结体的一种,已知有筒形防振装置,并且研究了例如在将汽车的差速装置(差速齿轮)防振支承于车辆车身(副架)的差速器支架等上的应用。例如日本特许第5603390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该筒形防振装置具有由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弹性连结的构造。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筒形防振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外筒部件被分割为两部分,相对于在内轴部件的外周面固接有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防振装置主体,以从与轴成直角的方向的两侧将防振装置主体夹入的方式来安装构成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另外,通过周向两端部的嵌合安装突起和嵌合安装孔的嵌合、熔接等而将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固定。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有时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的固定强度并不能称得上足够。即,在通过嵌合安装突起向嵌合安装孔的嵌入、插入后的熔接而将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相互固定的构造中,存在嵌合安装突起因运输时、保管时等的振动、冲击而破损的情况,还有可能存在外筒部件不能保持为相对于防振装置主体的适当装配状态的情况。另外,在对插入于嵌合安装孔的嵌合安装突起进行熔接的情况下,使嵌合安装突起熔融之后使其再硬化而进行固接,因此,在嵌合安装突起的熔融时,还存在一对分割体位置错开的情况。
现有技術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033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以足够的强度将构成外筒部件的一对分割体连结、且至少在向车辆装配的状态下能够将上述一对分割体定位于适当的相对位置的、新型构造的筒形防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组合而采用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筒形防振装置具备在内轴部件的外周面固接有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防振装置主体,并且,筒状的外筒部件以非粘接的方式装配于该防振装置主体的外周面,该筒形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外筒部件构成为包括相对于上述防振装置主体从两侧装配的一对分割体,并且,在相互对接的该一对分割体的对接端部设置有通过该一对分割体的接近而相互卡止的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通过该第一卡止部和该第二卡止部的卡止而在上述第一卡止部和第二卡止部的卡止方向上对该一对分割体彼此进行定位,并且,在与该第一卡止部和该第二卡止部的卡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允许该一对分割体的相对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蹄和用于形成铆钉连接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传递运动和过滤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