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编译和部署中动态更新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784.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阿诺·克劳德·韦伯;西瓦库马尔·维卢萨米;斯特凡妮·萨德·卡斯伯特森;克里斯托弗·马修·沃林顿;杰罗姆·多切斯;托布约恩·诺拜;埃斯特班·德拉卡纳尔;乔莫·费希尔;泽维尔·杜克罗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6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周亚荣;安翔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译 部署 动态 更新 应用 | ||
在一些示例中,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使构建器计算系统将用于应用的源代码的集合编译成编译目标的集合的初始用户输入,部署所述编译目标的集合以发起所述应用的执行,其中,将所述源代码的集合的子集编译成所述编译目标的集合的初始子集;在对所述源代码的集合的至少所述子集进行修改之后,接收使所述构建器计算系统将所述源代码的集合的至少所述子集编译成所述编译目标的集合的更新子集的后续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更新子集与所述初始子集不同,在不终止所述应用的执行的情况下部署编译目标的所述更新子集以基于所述更新子集更新所述应用。
背景技术
软件开发人员可以用符合特定语法的人类可读源代码来编写计算机程序。通过用人类可读源代码来编写计算机程序,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比直接用机器可读代码来编写程序更高效地设计并且实施计算机程序。为了执行最初用人类可读源代码编写的计算机程序,编译器可以将人类可读源代码变换成机器可读代码,该机器可读代码可以由虚拟机解释或者由特定计算机处理单元(CPU)架构直接执行。每次软件开发人员在计算机程序中改变人类可读源代码时,为了测试或者观察功能方面的变化,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发起构建过程以将源代码重新编译成机器可读代码。构建过程可以包括:编译、封装、部署、和执行机器可读代码以观察或者测试改变后的功能。随着计算机程序中代码的行增加,构建过程可能需要更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因此,经常执行构建过程的软件开发人员可能会遇到由于开发人员在等待构建过程完成时引起的停工时间而导致的随着应用的大小增长在生产力方面的损失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构建器计算系统的概念图,该构建器计算系统可以检测对在应用的构建过程中生成的目标的集合的改变,并且可以将已经改变的目标的子集部署到在测试环境系统处执行的应用。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可以由图1的构建器计算系统执行的软件编译和构建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作为配置为执行示例软件编译和构建过程的示例计算装置的构建器计算系统的框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作为配置为执行应用的示例计算装置的测试环境系统的框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热交换技术的构建器计算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热交换技术的测试环境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冷交换技术的构建器计算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冷交换技术的测试环境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暖交换技术的构建器计算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配置为执行暖交换技术的测试环境系统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技术大体上针对通过减少在应用内构建和部署增量变化所需的时间量来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例如,构建器计算系统最初可以生成代表应用的应用程序包。该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从源代码编译的机器可读代码(例如,编译目标(compiledtargets)),并且还可以包括资源,诸如,图像或者任何其它未编译内容。当软件开发人员最初构建应用程序包时,构建器计算系统对源代码进行编译,对资源进行汇编,将资源和机器可读代码两者封装到应用程序包中,以及将应用程序包发送至测试环境系统以供执行。每次软件开发人员对源代码和/或资源的子集进行改变时,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针对增量变化将改变后的编译和未编译目标的子集发送至测试环境系统,而不是重复该过程。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每次构建整个应用程序包的更大量并且更耗时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谷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锁模块化衬底支撑柱
- 下一篇: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