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工具用硬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510.2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朴帝勋;金范植;安承洙;金耕逸;李东烈;安鲜蓉;金永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冶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14;C23C14/16;C23C14/22;C23C14/54;C23C28/02;C23C28/04;C23C28/00;B23B27/14;B23C5/16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工具 涂层 | ||
本发明的硬涂层通过PVD法在切削工具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硬涂层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总厚度为0.5~10μm,且整体组成为Al1‑a‑bTiaMebN(0.2<a≤0.6,0<b≤0.15),其中,Me是热膨胀系数大于2.7×10‑6/℃且小于9.35×10‑6/℃的氮化物构成元素,其中,所述薄膜层具有下述结构,其中薄层A、B和C的纳米多层结构重复层叠至少一次,薄层B布置在薄层A和薄层C之间,所述薄膜层满足kA>kB>kC的关系,其中,kA是薄层A的热膨胀系数,kB是薄层B的热膨胀系数,并且kC是薄层C的热膨胀系数,薄层A的组成为Ti1‑aAlaN(0.3≤a<0.7),薄层B的组成为Ti1‑y‑zAlyMezN(0.3≤y<0.7,0.01≤z<0.5),并且薄层C的组成为Al1‑xTixN(0.3≤x<0.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工具用硬涂层,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构成纳米多层结构的AlTiMeN层的硬涂层,该硬涂层即使在切削过程期间发生相分解,也可以减轻热裂纹的发生,并因此可以适用于中低速断续切削。
背景技术
为了开发高硬度切削工具材料,自1980年代晚期就已经提出了基于TiN的各种多层膜体系。
例如,当通过交替重复地层叠厚度为几纳米的TiN或VN而形成多层膜时,尽管单层的晶格常数不同,但在层之间形成匹配界面以形成所谓的具有唯一晶格常数的超晶格,并且因此可以实现至少两倍于各个单层膜的一般硬度的高硬度。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将这种现象应用于切削工具用薄膜。
用于这种超晶格涂层的增强机制包括Koehler模型、Hall-Petch关系和相干应变模型等,并且,在材料A和B交替沉积时,这些增强机制通过控制材料A和B的晶格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层压周期来增加硬度。
最近,例如,如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2013-0123238号)所公开的那样,已经提出了具有各种纳米多层结构的切削工具用硬涂层,其中具有各种组成的氮化物如AlTiN、TiAlN、AlTiMeN等(其中,Me是金属元素)交替层叠以实现与单层膜相比显著改善的物理性能。
然而,诸如AlTiN、TiAlN或AlTiMeN等氮化物薄膜具有以下限制:在切削过程期间由于高温和高压而发生相分解成AlN、TiN或MeN,并且由于相分解的AlN或TiN等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过大,在诸如中低速断续铣削加工等切削加工过程的初期容易出现热裂纹,从而缩短了工具寿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限制而提供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工具用硬涂层,其包括如AlTiN、TiAlN或AlTiMeN等氮化物层,并且解决了由于热裂纹导致的工具寿命缩短的限制。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冶金株式会社,未经韩国冶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